我苏网讯 5月5日上午,像往常一样,宿迁泗洪县洪安村养殖户李成勤起床后径直来到塘口,查看螃蟹摄食情况,观察蟹塘水质。“昨天傍晚投喂的饲料基本都吃完了,今天上午可以正常投喂。”李成勤说,养好螃蟹,每天的巡塘工作必不可少。
在李成勤的背后,一望无际的养殖塘口整齐排列。养殖基地的北侧,则是一排排崭新的徽派平房,青砖黛瓦,路面整洁。
退网还湖 美了生态富了口袋
今年50岁的李成勤,原本是洪泽湖上一个普通渔民。“以前在湖上围网养殖,全靠天收,虽然付出很多,但一旦碰上大水,几乎血本无归。”2017年,李成勤响应政府号召,拆除围网,到岸上生活。
上岸后,李成勤继续干起了老本行。他在本村承包了15亩塘口养殖螃蟹,老俩口住进了塘口旁边的看护房。“现在一年光养殖纯收入就四五万,我们还参与村里的水生植物种植合作社分红,一年也有四五万的收入。”李成勤说,现在一家人不仅结束了“水上漂”,还在县城购买了商品房。“听说村里要规划盖小区,到时候我也去买一套,城里的房子给儿子住,村里的留给自己养老。”
泗洪县半城镇洪安村毗邻洪泽湖,该村村民多在湖中从事围网养殖,近年来,为响应“退网还湖”,众多像李成勤一样的渔民,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渔船,带着家人来到岸上安居。
渔民“上岸”后的生活怎么办?收入从哪来?洪安村有效利用退渔还湿水面,种植菱角、芡实等水生植物,成立水生植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吸收45户上岸渔民和低收入户参与。此外,该村支部书记刘长玉以自己的100亩塘口为基础,联合周边村民的120亩塘口,创建长玉大闸蟹、青虾高效养殖基地,基地共有20户养殖户加入,亩均增收2000元。
精准施策 盘活就业村民共富
据了解,洪安村是“十三五”期间的江苏省定经济薄弱村,2016年村集体收入不到15万元。“贫穷并不可怕,我们积极探寻致富的道路。”刘长玉说,该村借力省海洋渔业局帮扶,在双沟镇园区投资购置444.44平方米的厂房作为村集体固定资产,年租金3.2万。不仅如此,该村利用扶贫资金,新建了150吨的冷库,每年可获得租金3万元,加上水上牧场、村集体塘口租金等收益,2017年,村集体收入达到26万元,成功脱贫。
村富还要带动民富,只有实现村民共富,才是最终目标。刘长玉分析说,全村共有587户,2275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61户。村民中从事水产养殖的占30%,从事水上运输的占20%,外出打工的占15%,剩余人员大多无固定工作。“关键是这部分人一辈子只会养殖捕捞,无技术,上岸后如没活干,那就富不起来。”
如何帮助这些村民找到活儿干,村干们动了一番脑筋。
本村的一些养殖大户,季节性用工时找工难;与该村仅一路之隔的洪泽湖农场,常年有农活需要找人干。基于这些状况,2018年,村里成立泗洪县长胜劳务信息咨询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两名老党员牵头,把全村的富余劳动力登记在册,根据本地种养大户及周边的用工需求,随时随地“调配”劳动力。
仅去年,劳务信息咨询农民专业合作社就带动了近100个村民就业,年龄多为40至60岁。当年年底,该村实现整村脱贫。
(来源:爱泗洪 微讯泗洪 编辑/张泉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