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经开区:抢抓“四新”机遇,建设复合型产业新城

2020年06月09日 07:26:20 | 来源:南京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康尼机电高铁门产品应用在复兴号上。

  位于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铁宝桥(南京)有限公司生产高铁道岔。 徐琦摄

  在2019南京创新周的“黑科技”盛宴上,中智行自动驾驶技术亮相。 段仁虎摄

  中国(南京)智谷产业规划布局图。智谷推进办提供

  “筑梦创智 蝶变经开”——2020年经开区产城融合发展规划暨经营性用地推介会。

  7-11兴智路店开业。

  南京经开区全图

  大力推进“新基建”重大项目建设,加速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能; 

  抢抓新一代数字经济、新医药与新健康、绿色智能网联汽车与未来新业态等“新产业”发展机遇,打造新一代产业地标; 

  乘着建设“新都市”行动的东风,大幅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真正实现产业与城市高度融合发展; 

  加强商业配套功能建设,提升商贸等服务业比重,推动园区向科技型、生态型、复合型产业新城转型。 

  南京市正在大力推动的“四新”行动计划,既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提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需,也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由生产向创新转型、由城市经济向区域经济转型、由工业园向综合城区转型的“一提升、三转型”提供了历史性机遇。目前,南京经开区正发展新基建、培育新消费、壮大新产业、建设新都市,打造新的产业生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商贸服务业占比,全速向着现代化、复合型产业新城冲刺。 

  新基建

  加速经开区产业转型,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5月25日,开放智能技术(南京)有限公司(简称“OPEN AI LAB”)在南京经开区揭牌。这既是“2020南京创新周”的预热活动之一,也是经开区贯彻落实南京市“四新”行动的一项重要成果。 

  这一项目结缘于经开区的“生根出访”活动。2018年底,管委会主任沈吉鸿带队出访,深入对接海外资源、拓展海外朋友圈。其间,走访了英国Arm公司,对接了相关生态企业,并在欧洲最大的科技创新中心——位于伦敦的Here East设立了英国海外协同创新中心,以高效链接中英顶尖创新资源,形成联动网络和共振效应,为园区创新发展集聚动能。作为“生根出访”结出的硕果之一,OPEN AI LAB落子南京,成为继上海之后,该机构在中国落户的第二个研发及应用创新中心。 

  “OPEN AI LAB南京”未来将打造“开源人工智能系统研发及应用中心”,立足基于Arm框架下自主研发的商用级边缘AI计算框架Tengine,瞄准行业用户的实际问题,从真实应用场景出发,以生态合作共赢为路径,为产业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一体化应用级解决方案及技术赋能服务,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在冶金、电力、石化、农畜牧、交通出行等细分行业快速、经济、高效落地。

  人工智能是近年来经开区全力打造的未来产业,也是南京“四新”行动中发力“新基建”的重要内容。 

  东洲5G应用通信设备制造、华信藤仓“二千万公里光纤扩产一期”、南京电气“玻璃绝缘子绿色数字化工厂”、中铁宝桥城轨道岔生产项目……今年以来,经开区积极响应中央“新基建”相关部署以及南京市“四新”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新基建”项目开、竣工,加速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能。 

  下一步,南京经开区以“干”字当先、“抢”字为要,抢抓新一轮建设机遇,对以“新基建”为代表的重大项目实行领导挂钩、部门包干、定期调度、全程考评等制度,全力推进相关项目尽快投产达效,推动新型基础设施与主导产业、地标产业尽快融合,促进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打造新的产业生态。 

  新产业

  抢抓产业发展新机遇,打造经开区新一代产业地标

  蔚然(南京)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造车新势力”的头部企业蔚来汽车在南京经开区投资建设的一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企业,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整车及相关零部件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业务。今年1-4月,蔚然动力实现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4.2%,高质量发展后劲十足。 

  另一家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点企业乐金化学(南京)信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2019年年底获得了特斯拉上海工厂电池供应商资格,今年1-4月,该公司对特斯拉上海工厂的销售额已占全部销售额的10%左右,目前订单需求稳定,形势向好、未来可期。

  大力发展新医药与新健康、绿色智能网联汽车与新一代数字经济、未来新业态等产业方向,是南京市“四新”行动中“壮大新产业”的重要内容。紧紧围绕“壮大新产业”,南京经开区在做大做强光电显示、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三大传统优势产业集群之外,全力聚焦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向特色化、集群化、高端化方向发展,打造新一代产业地标。

  在不久前栖霞区委区政府、南京经开区管委会、仙林大学城管委会联合下发的《栖霞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壮大新产业行动计划》提出,2020年栖霞板块新产业总规模超过400亿元,其中南京经开区是绝对主力,新产业总规模将超过336亿元。从产业类别来看,栖霞板块新一代数字经济规模105亿元,其中南京经开区承担73亿元;新医药与新健康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50亿元,经开区承担121亿元;绿色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30亿元,全部在经开区;未来新业态规模突破15亿元,其中经开区占比12亿元。 

  壮大新产业离不开招商引资。5月19日,市投资促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了1-4月全市开发园区招商引资指标完成情况。1-4月,南京经开区实际利用内资112.1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52.1%;实际使用外资1.57亿美元,完成全年任务的22.6%。亿元以上签约项目数51个,完成全年任务的48.6%;其中,亿元以上制造业签约项目数38个,完成全年任务的54.3%;亿元以上外资签约项目数9个,完成全年任务的69.2%;签约项目投资总额659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44.5%。 

  在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园区中,经开区实际利用内资额、签约项目投资总额、亿元以上外资签约项目数等指标对全市贡献度排名第一,亿元以上签约项目数、亿元以上签约项目数对全市贡献度排名第二。

  新都市

  全面完善城市化配套,走现代化产城融合之路

  在南京4月的首场土拍会上,位于南京经开区的新港G04地块备受瞩目,热度赶超河西。经过多轮竞价,该地块最终被石榴置业以29.75亿元摘得,溢价率达到36.8%。 

  此后,经开区又推出了兴智中心东片区一幅综合体地块、兴智中心南侧两幅住宅地块及华侨城片区一幅住宅地块等优质地块,它们区位条件突出、周边交通便捷,具有极大的升值潜力和发展空间。 

  而在此前的3月20日,经开区管委会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土储中心共同主办了“筑梦创智 蝶变经开——2020年经开区产城融合发展规划暨经营性用地推介会”,向外界推介了13幅约2000亩优质经营性用地,涉及住宅、商业、办公等各类地块。 

  过去几年,南京经开区鲜有住宅、商业类土地上市,这与园区过去单一工业区的功能定位有关。经开区因港而生,虽然在工业发展和开放型经济上作出了突出成绩,但也形成了“有产无城”,都市功能不足、城市配套匮乏等问题,区内群众和企业对交通、商业、学校、医院等生活配套需求迫切。这些“短板”,将借助“四新”行动政策机遇,通过大力发展“新都市”、持续推进产城融合、完善区域规划来解决。 

  围绕“产城融合、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区域带动、体制机制创新”等关键词,经开区已经明确了由生产向创新转型、由城市经济向区域经济转型、由工业园向综合城区转型的“一提升、三转型”发展方向,规划提出“三区、一城、四板块”目标定位,即海港经济核心区、应用创新示范区、文旅融合领航区、现代化绿色人文之城和新港板块、栖霞山板块、液晶谷板块、龙潭板块。 

  随着今年最新推出的优质地块的挂牌上市和后续持续开发建设,经开区不仅将巩固在南京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也将在推动高端产业集聚壮大的基础上,全面完善城市配套功能,走出一条现代化产城融合的高速发展之路。乘着建设“新都市”行动的东风,经开区以经营性用地挂牌上市为突破口,统筹城市与产业布局,将不断丰富商业、住宅、教育等城市元素,大幅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真正实现产业与城市高度融合发展。

  新消费

  提升商贸服务业比重,围绕产业板块深化商业配套

  一罐罐澳大利亚原装奶粉、一盒盒包装精美的粉底液、一双双时尚女性喜爱的UGG雪地靴……在龙潭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丰富多样的海外商品经过海关监管,送到全国各地消费者手中。 

  聚焦消费新时尚,培育消费新热点,是南京市壮大“新消费”行动的重点举措。位于南京经开区东区的南京综保区(龙潭)通过开展跨境电商一般出口、保税进口等业务,引进跨境电商项目、拓宽进口商品范围、汇聚世界各地的名优商品,升级传统消费、扩大进口消费,为百姓提供质优价美的多重消费选择,同时也为南京市和经开区的“新消费”行动作贡献。 

  过去,受到“有产无城”的掣肘,板块商业配套设施较少、服务业占比较小、消费不够旺盛。针对短板,经开区按照产城融合发展的思路,抢抓“四新”行动中有关新都市、新消费的政策机遇,加强配套服务功能建设,提升服务业比重,推动园区向科技型、生态型产业新城转型。目前,管委会已经积极规划、建设了一批商业配套项目,围绕兴智商业街、兴智科技园、汇智科技园、龙港科技园及红枫科技园等五个板块重点配套。 

  兴智商业街是园区重点打造的首个商业街区,一期项目于2015年正式运营至今,深受兴智片区企业员工的欢迎。截至目前,商业街一期整体销售收入已突破2.4亿元,其中去年年销售近5000万元。目前,兴智商业街二期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之中。 

  在兴智科技园、汇智科技园、龙港科技园、红枫科技园等重点产业载体,经开区不断引进增加消费网点和城市化元素。例如,在汇智科技园引进了便利蜂便利店,兴智科技园和红枫科技园都引进了瑞幸咖啡和7-ELEVEn便利店等项目,深受园区内企业员工的喜爱。龙潭片区开设了进口商品展示直销中心,率先实施“保税展示交易”创新政策,为海内外企业搭建了一个便捷的交易、消费、展示平台,也为百姓选购进口商品提供了便捷渠道。 

  为满足驻区企业住宿接待、商务洽谈、会议交流等方面的需要,推动高端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助力“新消费”行动,经开区还积极推进区内高端酒店项目的建设。目前,位于新港大道的翠屏新港假日酒店已开业,为区内企业提供了高端商务服务。位于汇智科技园的汇智维也纳国际酒店已装修完毕,位于红枫科技园的希尔顿欢朋酒店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
    
   (来源:南京日报  编辑:陈茜)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