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免费读到高中!4个大凉山彝族娃来徐州上学

2020年06月09日 07:01:25 | 来源:都市晨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这是一次艰辛的旅程。从四川布拖到江苏徐州,5天,2500公里,105个小时。

  ●这是一次勇敢的追梦。四个十来岁的彝族娃,离开父母怀抱远赴异乡求学。

  ●这是一次非凡的行动。帮助大凉山的孩子走出大山,开启不一样的人生。  

  4个大凉山彝族娃来徐州上学

  

       迎接  从四川大凉山来上学

  6月6日13:50,初夏的太阳十分炙热。徐州东站西出口,一群穿着“唯爱公益”蓝马夹的志愿者已经在这里等待了近两个小时,耿紫琪、冯一诺两个小姑娘高高地举着“接大凉山彝族四名学生”的牌子,眼中写满期待。

  武术表演迎接4位大凉山的彝族娃娃

  1大4小5个背着行囊的身影出现了,邳州唯爱公益计划志愿者之家会长耿万瑞立即认了出来:“就是他们!”

  志愿者们立即迎上前去接过他们的行李:“辛苦了!都累坏了吧?”

  4个孩子三男一女,来自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乐安乡阿菲老达村。同样黝黑的肤色、瘦小的身材,同样好奇而又带着几分疲惫的眼神,他们的名字分别叫伟什史拉、吉尔有日、伟什龙呷、阿苦么日里。送他们来徐的是一位名叫伟什方虫的中年男子,伟什史拉的叔叔。

  为了欢迎这4个从大凉山千里迢迢来徐州求学的孩子。耿万瑞举行了一个小小的仪式,他准备了一个“我们从大凉山来上学 千山万水勇敢追梦”的条幅,孩子们趴在条幅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

  爱心妈妈冯莉与彝族女孩阿苦么日里拥抱

  面对志愿者的嘘寒问暖,孩子们羞涩地用简单的汉语回答着问题。13岁的伟什史拉年龄最大,读小学5年级,但身形像个七八岁的孩子。10岁的阿苦么日里是唯一的女孩,因为户口年龄比实际年龄小了4岁,她还在上幼儿园大班。天气炎热,这个小姑娘出了不少汗,记者悄悄递上一张纸巾,小姑娘感激地说了声谢谢,擦完后一路小跑扔到了附近的垃圾桶里。

  在徐州志愿者的帮助下,4个孩子将在邳州市新河文武学校完成小学到高中的学业,学费和食宿费用全部由校方承担。

        缘起  一次公益行动的延续

  4个大凉山的彝族娃,为什么会到徐州来求学?这要从唯爱公益今年3月的一次公益行动说起。

  3月下旬,一直致力于困境儿童帮扶的耿万瑞收到四川爱心志愿者发来的大凉山布拖县困境儿童照片:满是破洞的衣裳、泥巴筑的墙,他心疼得几天睡不好觉。几天时间内,他策划了“护苗919计划”,将包括书籍、衣物、卫生用品的大礼包寄给布拖县的11个困境儿童,又寄去数百本书籍成立了索玛花读书点,联合江苏师范大学志愿者筹备 “大凉山周末E课堂”。

  爱心志愿者给孩子们捐献作业本、玩具和床上用品

  但耿万瑞觉得做得还不够,他想把几个特殊家庭的孩子接到徐州上学, “我们要带着大凉山孩子看看外面的世界,享受良好的教育,将来可以反哺大山。” 对此,邳州市新河文武学校徐盖校长表示愿意免费接收。

  经过四川志愿者挑选,起初确定的是伟什史拉、吉尔有日、阿苦么日里这三个孩子,伟什史拉母亲患有重病,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家出走。吉尔有日的母亲、阿苦么日里的父亲也都因病失去劳动能力,家庭贫困。

  12岁的伟什龙呷是伟什史拉的好朋友,听说好朋友要去江苏徐州上学,他在家伤心了好几天,哭喊着说也要走出大山。经过志愿者沟通,决定把他一起带过来。

  几个孩子的父母们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激动,虽然与徐州的志愿者未曾谋面,但从收到的爱心大礼包中,从孩子最喜欢去的索玛花读书点中,从正在筹划的网络课中,他们对徐州这座城市产生了深厚的信任,愿意把孩子送到徐州,希望孩子的命运就此改变。他们拿出家中仅有积蓄,给孩子们从头到脚购买了一套新衣服,一遍遍叮嘱孩子们到徐州要好好学习。

       行程  5人5天跨越5个省

  转5次车,跨5个省,从大凉山到徐州,这一路无比艰辛。

  当地负责对接的爱心志愿者伟什么子扎原本要护送4个孩子来徐,因母亲突然生病无法远行。伟什方虫是村里唯一一个到江苏打过工的人,他会说简单的汉语,是伟什史拉的叔叔,成为此行的不二人选。

  伟什么子扎与伟什方虫商定了具体行程和路线,为了节省路费,他们决定先坐汽车到西昌,然后西昌———成都、成都———南京、南京———徐州,一路全部坐绿皮火车,硬坐。邳州爱心志愿者王先生捐助了2300元路费。

  原计划六一儿童节那天出发,但天气一直下雨。6月2日早上,雨仍然不停,但孩子们都眼巴巴地盼着早点到徐州上学,已经激动得夜里睡不着觉了,5个人便冒雨出发。新买的衣服鞋子担心路上弄脏了舍不得穿,小心翼翼地塞进了包里。

  爱心志愿者给大凉山的孩子换上新校服

  从村里到最近的汽车站,需要步行两个小时的山路,然后乘坐两三个小时的大巴抵达布拖县城。到县城时已是中午,次日早上才能乘车去西昌火车站。

  6月3日,经过四五个小时的汽车颠簸,他们来到了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西昌。孩子们第一次来到城市,满心的好奇与期待。

  4日上午,孩子们第一次坐上了火车,个个兴奋不已。西昌到成都12个小时,成都到南京25个小时,全部硬座,6日9:35到达南京时,一行人都已经疲惫不堪。耿万瑞心疼孩子,通知伟什方虫改乘高铁。就在伟什方虫辗转来到南京南站排队买票时,手机没电了,双方失去了联系。

  耿万瑞一行中午12点就来到徐州东站等待。13:20,手机充上电的伟什方虫在高铁上发来信息,说13:50抵达徐州。志愿者们终于松了口气。

       合力:共同托起孩子的未来

  6日16:00许,经过105个小时的奔波,4个孩子终于来到了新河文武学校。登记、测量体温后进入校园。

  看着宽敞整洁的校园,几个孩子陷入了沉思。伟什史拉说,他就读的小学非常简陋,学校只有6个班级、6个老师,只设语文和数学两门课。4个孩子中伟什史拉学习成绩最好,在班里排名第四,但分数也只是刚刚及格。

  三方签订《共同抚育大凉山学生成长责任书》

  “我们每天上学来回要花4个小时,早上起来还得先干农活,一直干到10点才能去上学。”伟什史拉说,他们村主要种荞麦、土豆,村里没出大学生。

  孩子们在邳州的生活,志愿者作了细致的安排。学校、志愿者和家长三方签订《共同抚育大凉山学生成长责任书》,明确三方责任:学校负责教育、食宿,每学期通报素质报告;公益组织及时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需求并提供帮助;家长也要多沟通了解孩子情况。伟什方虫作为家长代表按了手印,他不识字,耿万瑞将责任书上的内容逐字念给他听,拍拍他的肩膀说:“以后这4个孩子就是我们共同的孩子,我们携手托起他们的未来。”

  徐盖校长说,他们会照顾好这些孩子,让他们尽快适应这里的环境。如果孩子们实在是水土不服或者有更好地发展,可以经过协商离开学校。

  邳州农商银行购买了4套学习用品和床上用品,该行工作人员康飞7岁的儿子康皓森给每个孩子赠送了一对铅笔和一个本子,还给阿苦么日里带了一个小马布偶。这是阿苦么日里十年来得到的第一个娃娃,一直抱着不放手。

  志愿者提前为他们寻找了4个爱心家庭,“妈妈”们帮助孩子们铺床、整理行李,很快熟悉了起来。邳州心连心公益团队“认领”了阿苦么日里,负责人冯莉亲热地把这个小女孩抱在怀里。冯莉大儿子已参加工作,小女儿9岁。她说:“这下女儿又多了个小姐姐,希望她们互相帮助,女儿能像阿苦么日里这样能吃苦、懂感恩。”绣心家政公司负责人曹冰银与吉尔有日结对。她一大早就带着18岁的儿子骑着电动车到批发市场买了一箱哈蜜瓜带来给孩子们分享。曹冰银认为,关爱这些彝族娃不能只凭一时热情。

  “我深感责任重大,也感觉人生很有意义。”耿万瑞说,这次活动得到多家志愿者和爱心人士帮助,下一步计划设立“茉莉花香公益助学基金”,希望茉莉花香飘遍全国。

       (来源:都市晨报  编辑:陈茜)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