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里话宿迁老井

2020年06月06日 10:35:50 | 来源:速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刘圩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唐人的一首清丽小诗恰似为初夏的刘圩村而作。

  宿城区耿车镇的刘圩村,因“以水为圩”村庄、刘姓大户人才辈出而得名。如今,走进刘圩村,如同置身江南水乡,白墙青顶的民居、涓涓流淌的景观河道、郁郁葱葱的林荫步道、石板小桥、新荷初生……

  画中刘圩,画中井。“天圆井”“地方井”,是散落刘圩村的“夜明珠”,为“水墨刘圩”增添几分厚重的历史文化感。

  “天圆井”“地方井”建于清朝道光年间。当时有两大望族一南一北彼邻而居于刘圩。王姓家族居南称前王庄,刘姓家族居北称后刘圩庄,两大望族开挖河道,“以水为圩”,将居住的村庄围起来,防止偷盗、外贼入侵。又因两家来往密切,联姻人数较多,两个村庄之间共用一条防御河道,河道之上搭有便桥。两个村庄浑然一体,形成一个“8”字形圩沟,留有东、南、西三个门,以吊桥为进出通道。

  据当地人们辈辈相传,有一年洪水暴发,滔滔洪水淹没了村庄和田地。前王庄和后刘圩庄的人们因为先得到消息,早早四散逃命。洪水退去后,人们回到家乡,但原来的房屋、水井、池塘被淤泥填平,于是人们开始重建家园。水是万物之源,前王庄的王姓望族领头开始挖井。后刘圩庄的刘姓望族听说前王庄在挖井,自然不甘落后,于是动员本族人也开始挖井。

  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挖井十分不易。那个时候,挖成一口井是项浩大的工程,凭借三五个人的力量难以进行。挖井淘出的每一锹土都只能用小筐、布兜子抬,用篮头子拎,用簸箕端。井挖深了,地下水升上来了,要赶快用水瓢、盆往外舀,否则很快会溢满。水舀干了,才能继续向下挖。等到开挖成一个十几米深,底下直径二三米,上面直径二十多米的大水塘时,再从下面开始一点点用砖头砌井,一边砌一边从外围回填泥土。井下口大上口小,这样一点点地一直砌到地面,最后放上一块中间有孔的大石块压在上面作为井沿,一口井才算开挖成功。

  前王庄的井口是圆的,取名“天圆井”。后刘圩庄的井口是方的,取名“地方井”。两口井寓意天圆地方,人丁兴旺。直到现在,村里还不时有些老人会到老井边为儿女祈福,祝福家庭平安和美。

  在两百余年时光中,两口老井滋养着两个庄子及附近的人们。70后丁义录是土生土长的刘圩人,在他小时候的记忆中,老井边的热闹景象历历在目。一清早,人们陆续从庄子四面八方赶过来打水。挑着的、抬着的、手拎的,男的、女的,老的、小的,人们来来往往,在井边轮番打着水,打着招呼,十分热闹。午后,井边往往又聚集着清一色的女人们。她们一边洗着衣裳,一边唠着家常。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手压井慢慢普及,取水更方便,两口老井的重要性也慢慢退化,但冬暖夏凉的井水还是会吸引一部分人的眷顾。后来,自来水通进各家各户,人们彻底将老井遗弃不用了。两口老井结束了它们的历史使命,慢慢寂寞下来。2017年春,刘圩村打造水美乡村,圩沟被利用开发,成为景观河道;作为历史遗存,古井得以保留修复。

  现存的“天圆井”比“地方井”看起来“豪华”不少。“天圆井”有一个直径一米多的圆形井台,上面还立了一个四五十公分高的井口石。顺着井口往下看,可以清晰看见用青砖砌成的井壁。特别的是,每块青砖都是弧形的,所以砌成的圆形井壁非常齐整。用现在话来说,这些青砖的烧制应该是“定制款”。

  “天圆井”的井口石和井台石都是当年遗留下来的原石。岁月留痕,井绳在石头上打磨下印迹。一位王姓村民还讲述了一个传说。相传,这个重约上千斤的井台石是庄子里一个叫王三邪的人从百里之外、一个盛产石盘地方,用胳膊挟回来的。王三邪“不邪”,在庄子里为人正直,力气大,看见新井落成,就琢磨着要做一个体面的井台。故事虽无考证,但吃水全靠一口井,珍贵呀!当年用这样一块完整的大石盘做井台石,可见人们对这口井寄予的希望有多大。

  而“地方井”,只有几块方形石板铺作井台,井壁看起来也没有“天圆井”砌得精致。不过,还是可以想见,流逝的岁月中,它同样辉煌过。

  如今,“圩”里“圩”外人丁兴旺,“水清圩美”,生态宜居。两口古井弃而不废,它们成为刘圩村一道风景,见证了刘圩古朴的民俗风情,更见证了刘圩人是怎样一步步迈入幸福生活圈的。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