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减肥”农民增收 吉林省推广水稻耕作新技术

2020年06月05日 18:07:16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水稻“减肥”农民增收吉林省推广水稻耕作新技术

镇赉县大屯镇农民利用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耕作。王岩摄

  中新网吉林镇赉6月5日电 (郭佳 潘晟昱)近几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在吉林省镇赉县开展的“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试验示范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镇赉县大屯镇的英台农业农机合作社率先用上了这项新技术。在耕种过程中,传统分开进行的插秧与施肥环节合二为一,农民边插秧、边施肥,直接降低了水稻生产的人工成本。

镇赉县水田一景。潘晟昱 摄

  降成本的新尝试

  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因其在降低水田生产劳动用工成本的同时,极大程度地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特点,被列为2020年吉林省农业主推技术之一。

  “在水稻生产过程中,施肥最耗时费力,一季水稻一般要施肥三四次。除了机械投施底肥和飞机播撒叶面肥,返青分蘖肥、穗肥需要人工。”英台农业农机合作社理事长任治国说。

  该项目技术首席专家、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侯立刚介绍,吉林省水稻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的瓶颈就在施肥环节,这项技术如果推广好,可以直接提高机械化率。

  “在插秧的过程中将基肥或基蘖肥、基蘖穗肥同步施在稻株根侧,有效控制化肥用量,减少肥料流失,提高化肥使用率。”侯立刚说,这项技术可实现一次施肥替代水稻整个生育期的几次施肥,大幅减少生产成本。

  “对我们来说,最直接的还是人工成本降低了。每个施肥工人一天(工资)差不多要200元。”任治国说。

  水田环绕的镇赉县嘎什根乡立新村。 潘晟昱 摄

  重肥区的减肥法

  白城是吉林省第一大稻区,拥有水田350万亩,全市水稻生产机械化程度高达95%以上。然而,白城又是吉林省最大的盐碱稻区,土壤盐碱重、pH值高,不利于水稻对肥料的吸收,且在排盐洗碱过程中,基肥随水流失严重,导致肥料养分供应与水稻生长不匹配,脱肥、减产严重,成为稻农的一块心病。

  “同等施肥水平对比,这项新技术比人工撒施能增产7%以上,应用专用肥全生育期一次性侧深施肥可减氮25%以上。”镇赉县大屯镇党委书记姜永平说。

  此外,白城地区光照强度大、雨水少,对氮肥的需求较高,每公顷需要投入纯氮350斤以上,比其他地区多10%到20%。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出台,农民逐步改善“一炮轰”式的粗放型施肥方法,对氮肥的需求降低到每公顷320斤左右。

  新技术的推广路

  镇赉县地处北纬45度,是全球水稻的黄金生产带。稻米产业一直是镇赉县的支柱产业。当地也成为大米企业的汇聚之地。

  “青壮年农民多外出打工,雇工难、生产成本高是水田生产合作社以及大米企业的困难之一。”镇赉县稻米协会秘书长宋奥说,这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将极大缓解这一问题。

  前不久,吉林省提出到2022年建成4000万亩高标准农田,采取统一的耕作、灌溉、施肥标准,提升农业规模效益和机械化水平。推广这项技术与这一目标不谋而合。

  侯立刚表示,为了有效推广这项技术,吉林省农科院邀请全国相关专家在吉林省水稻主产县(市州)集中“路演”。目前,这项技术已在吉林省11个水稻重点生产区推广示范。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教授李革表示,这项技术非常适合规模化的水稻种植,大规模推广必将带动中国稻米产业新发展。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