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12岁女童疑遭“继母”虐待致脑梗死,继父母有毒?|荔枝时评

2020年06月02日 14:21:26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马青

  (作者马青,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知名评论人;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6月1日儿童节,12岁的朵朵躺在医院ICU的病床上,喉咙处插着气管,昏迷不醒。半个月前,因头部严重受伤昏迷,朵朵被送进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抢救。5月17日,“继母”王某蓉因涉嫌虐童罪被怀仁市公安局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社交媒体上人们感慨:又是一起继母虐童事件。的确,不久之前,四川彭州和黑龙江建三江先后发生两起4岁女童被继母虐打事件,四川的那个孩子不幸离世,黑龙江的那个孩子则经抢救最终苏醒。连续三起继母虐童事件,更加重了人们的惯性认知:后妈就是一种“有毒物种”,其形象代表是白雪公主里的黑王后、灰姑娘里的恶毒继母。

  有人还引用了进化心理学的研究来证明继父母的危险。上世纪80年代两位加拿大进化心理学家通过对虐待案例的研究得出结论:与继父母同住的学龄前儿童被虐待或被谋杀的危险至少是和双亲同住的孩子的40倍。进化心理学家们推断这是受到了基因的支配,继父母和前房子女没有亲缘关系,就不会像亲生父母那样善待他们。如此有实证又有理论,有经验又有研究,仿佛斩断虐童黑手的重任就在于防范继父母的凶残。

  可真是如此吗?“灰姑娘效应”其实也是受到过质疑的,瑞典研究者汉斯·特穆宁等人经研究分析认为,继子继女容易被伤害的原因,是已婚有孩子的女性择偶选择相对更少,更容易选择配偶价值较低的男性,而这些男性的犯罪和暴力倾向相对更大。研究者调查证实,娶了已婚有孩子女性的男性有更多的犯罪记录,其中包括暴力罪行。而在继父杀害孩子的案件中,他们杀害继子继女和自己亲生子女的机会是一样的。

  现实中的数据也与进化心理学的研究发生了冲突。美国健康与公共事业部曾经在2014年发布过一份大数据的调查,80%的儿童虐待案例实施者是他们父母本人。韩国中央儿童保护部门2014年发布的《2014年韩国不同地区儿童虐待现状》的调查报告显示,近八成儿童虐待案实施者为亲生父母。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案件”调研课题中,对2008-2013年媒体报道的697例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案件进行了研究,施暴者是亲生父母的占74.75%。

  如此看来,把虐待孩子的根源推到恶毒继父母的身上太简单了,简单的结论就会带来思考的偏差。比如,不妨想一想,在朵朵受虐事件中,她的生父为什么不能保护她?事实上,他承认他是知道王某蓉打骂孩子的,他亲眼见过孩子脸上有伤,他也表示劝过王某蓉管教孩子不要那么严格。再加上,孩子从小是跟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再后来是由王某蓉的姐姐照顾,他几个月也见不到孩子一面……这样从来不为孩子负责,无法提供爱护的父亲,对朵朵来说,算是家庭中的什么角色呢?被虐待的孩子曾告诉过爷爷,但是,爷爷却因为害怕影响儿子的婚姻而选择了隐瞒。朵朵还能向谁求救?

  最让人感到后背发凉的,并不是施虐者有多凶残,而是原本最温暖的家庭堡垒却变成了风暴中心,是最该保护孩子的父母亲人反而在孩子的背后推了一把,是最该听到孩子呼救的人却以漠视而成为帮凶。

  所以,虐待儿童就是虐待儿童,重要的是行为本身,而不是由谁实施的。只不过,家庭暴力发生在家庭内部,打孩子又被很多人视为教育手段,是旁人不该管的“私事”。这就导致了虐打孩子往往难以及时被发现、被制止。即使有了法律在事后的惩罚,“朵朵”们却依然在暴虐的拳头之下瑟瑟发抖。

  每次探讨家庭暴力时,我们都会说“零容忍”,但究竟怎样“零容忍”?简单地标签化“继父”“继母”的“恶毒”,并不能帮助到这些孩子。当孩子受到暴力侵害时该向谁求助?当家庭无法保护孩子反而成为伤害的源头时,有没有机构能及时发现,并主动介入?这些才是真问题。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