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中,原本默默无闻的校医,成为了学校防疫工作的主力军。不过,也暴露出目前中小学校医配备不足、专业化程度偏低等问题。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建议,要创新机制,建立中小学校医专业化管理体系,人在医卫、用在学校,要让校医成为中小学生健康的守护者。
“我们都是中级职称, 因为到这边来之后,基本上没有晋升机会了。”
“所以你们俩反映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职称晋升的通道实际上是有的,但没有你们专门的评的标准。”调研中,唐江澎发现,中小学校医队伍在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
校医既没有专业资格认证体系,也没有常态的职称晋升机制,在中小学绩效工资发放体系中,受职称、学术称号、教学成果等因素的影响,待遇只能参照教学辅助人员标准执行,影响了校医队伍的吸引力、稳定性。在引进校医上,也存在引进渠道不畅的难题,“国家规定每600个学生要配置1个校医,而校医应该有5年以上的从业经验,这就意味着我们学校不能直接从大学毕业生当中去招聘,要从有5年以上经验的专业人员中调入,但医院属于差额的财政拨款单位,我们是全额的财政拨款单位,这里面调入就有一个体制上的障碍。”
引进渠道不畅,职称晋升缺通道,工资标准发放缺参照,校医没有职业认同感,使得中小学校医缺口较大。为了获得准确数据,唐江澎广泛调研,甚至联系了教育部、卫健委,发现中国有一半省份的校医配备率仅为33.1%,在校医配备程度相对较高的江苏苏州,626所中小学校,在职校医及保健教师只有743名。
“人在医卫系统、用在学校,用医务系统定期轮岗的方式,向学校派驻校医承担职责,也可以和疾控防疫系统建立一种合作关系,承担专门的任务。”唐江澎建议,将中小学校医配备与管理,纳入新一轮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行整体规划,“这样对学校也是有好处的,比方说学生的近视率、食堂的安全等等,都由第三方专门监管,这样就避免了学校在管理上的漏洞。”
唐江澎建议,按照新的管理体系,学校按照其经费来源,向医疗卫生机构购买服务,学校卫生室接受基层医院和教育部门的双重管理。“希望通过我的提案,把关系到数亿青少年健康的校医问题,从体制上给予根本性、长久性的解决。”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徐华峰 王健安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