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运转高效且医疗发达,这就是南京,让你感觉安全和幸福。
近日,南京又被国务院通报表扬了,这次是因为南京的公立医院改革。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对2019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中,南京成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较为明显的地方”之一,受到点名表扬。
那么,南京的公立医院改革哪里与众不同?记者展开了采访。
市民感受:智慧化看病,报销变“多”了
“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真的很方便,药的品种也挺齐备,经常有大医院专家来坐诊,到大医院住院还能有绿色通道。”家住建邺南湖的67岁王翠华患有“老慢支”数十年,还有轻微的脑梗,一直在南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康复治疗。
与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刘杨青签约之后,王翠华最大的收获是“更踏实、更心安了”,她说:“我们不像是单纯的医患关系,更像是朋友。当我身体上有什么不舒服,如果不是急症,我都会用微信或者电话向家庭医生咨询,医生看到之后会很快帮忙解答。”在享受过便捷服务之后,王翠华大力向身边人推荐,她的老伴、女儿和外孙、外孙女以及身边多位好友都在社区签约了家庭医生。“现在我们基本都在社区看病、开药,因为这样确实很划算。”王翠华说,在社区开药,报销比例比大医院高10%,另外,以前很多药不报销,现在都能报销了,一个月能省大几十元。
“大医院需要秒杀的专家号,可以通过家庭医生预约上。”家住秦淮区的张孟珍说,现在看病真便捷,预约挂号、预约检查,检查结果通过手机就能查到。
很多人跟王翠华、张孟珍有着同样的感受,在南京看病,越来越智慧,尤其是疫情暴发以来,南京大医院全面实行预约诊疗,按时段就诊,就诊更便捷,另外,“互联网+医疗”让更多的人实现了足不出户看病。
表扬背后:医改新突破,行破冰之举
看病更方便,报销变“多”,这些,都是老百姓实实在在得到的实惠,在其背后,是南京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新突破,是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再提升,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为中心”理念的真实践。
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是医改的突破口,如何构建“分级诊疗”体系、机制?南京交出了自己的答卷,即同步推进“医联体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和分级诊疗信息化平台建设”。
医联体全覆盖。我市共组建了不同类型医联体52个,共建联合病房97个。市卫健委医政医管处处长刘奇志告诉记者,为实现分级诊疗,通过大医院帮扶小医院,引导患者基层首诊,我市二、三级公立医院全部参加了医联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取得重大突破,目前我市已累计签约近300万人次。患者可以通过家庭医生手机APP和智能监测设备的创新应用,提供在线签约、健康咨询、预约转诊。另外,强基层也是分级诊疗的关键点。在我省首批26个社区医院中,南京独占九席。去年,南京新增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申报第二批社区医院省级试点单位,推广社区医院“全+专”模式创建经验。阑尾、疝气、胆囊切除、骨折内固定一些小手术可以在社区医院开展。分级诊疗信息化平台上线运用,为分级诊疗服务提供了重要支撑。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也有了新突破。一方面我市全面完成了城乡居民医保市级统筹工作,三保合一,另一方面,稳步推进DRGS试点和紧密型医联体(医共体)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医保助力分级诊疗的杠杆作用逐步显现。
未来打算:健全新机制,增加获得感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一直是南京医改的“重中之重”。记者从市卫健委获悉,在接下来的改革中,南京会继续以优化分级诊疗制度为突破口,深入推进现代医院管理、药品供应保障、全民医保、综合监管制度建设,不断健全新机制,让公立医院改革更科学更精准,增加老百姓的获得感。
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方中友说,南京会继续优化服务体系,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严格控制大医院规模。以医联体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智慧医疗为支撑,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探索区域内人才上下双向流动机制,把更多的人才引向基层。提升医联体运行质效,完善医联体网格化布局,推进规范化运行,着重抓好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积极开展县域医共体试点,完善并严格执行相关制度。
认真落实以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政策。推进药品耗材集中采购,积极探索推进由医疗机构网上直接与药品生产或流通企业结算货款。健全新型医疗卫生综合监管机制,对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增长、抗菌药物使用等重点指标进行监控,规范诊疗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