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在沭阳小胡庄的故事,一起来听~

2020年05月17日 11:00:35 | 来源:沭阳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在沭阳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很多感人的红色故事。您可能不知道,刘少奇同志就曾在沭阳工作和生活过。

  宣讲红色故事,重温峥嵘岁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县委党史工委副主任张晴的步伐,一起走进小胡庄,听听刘少奇的故事。

  《红心伟业,民铸丰碑》一一小胡庄村民自发纪念刘少奇的故事

  在沭阳县城东南20多公里外的周集乡小胡庄村,有一尊高大的刘少奇同志铜像。这尊铜像落成于2018年11月24日,正是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之际。这座是由当地党员和普通百姓自筹资金铸造的铜像,就坐落在当地村民捐献出的自己家的宅基地上。

  那是一位身患残疾的农民,他不仅献出自家的宅基地作为纪念广场,还捐出了自己全部积蓄三万三千元钱。这对于当地普通农民而言,算得上是一笔不小的款项了。那么,这些群众为何要以这种方式来表达他们对一代伟人的爱戴之情呢?那位献地又捐款的农民兄弟又是谁呢?这要从78年前一个孟春的早晨说起。

  1942年3月,美丽的六塘河畔, 万里无云、和风轻拂。时任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委,化名胡服的刘少奇同志,正与一位农民促膝谈心。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为贯彻中共中央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刘少奇亲临华中敌后,开创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淮海抗日根据地就是党在这一时期开辟的苏北战略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淮海军区指挥中心就设在周集小胡庄。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刘少奇同志不仅领导淮海区人民与侵华日军、伪军及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激烈斗争,而且和这里的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留下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那一天,刘少奇从盐城出发返回延安,途径淮海区,在小胡庄住留。到了小胡庄,他不顾旅途困乏,在与当地领导研究工作的空隙,走进了田间地头,亲切地和当地的穷苦农民拉呱,听他们说说家里的老小,聊聊庄稼的收成,他想听听这个偏僻村庄农民的声音。

  刘少奇遇到了小胡庄村农会会长唐兆林,这个祖祖辈辈务农的庄稼汉子,望着和眉善目、平易近人的大首长,觉得像见了亲人一样,唐兆林告诉刘少奇:“眼下,虽然大伙儿的生活还比较艰苦,有的兄弟还吃不饱、穿不暖,但是只要说到去参军、去打仗......乡亲们那是争先恐后......”刘少奇脸上充满了笑容,紧紧握住唐兆林的手,说:“有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抗战的胜利是指日可待的!”刘少奇望着老乡面黄肌瘦的脸, 他的眉毛随即紧缩了一下。

  第二天清晨,雾霭蒙蒙、凉风习习。刘少奇同志专程来到唐兆林的家,当他看见唐兆林双面失明的父亲,衣衫褴褛的三个孩子和低矮狭小的破草房时,他的鼻子一阵发酸,当即从口袋里掏出4块大洋递给老唐,深情地说:“我的这点钱送给你......”老唐接过还留有刘少奇体温的大洋,泪花溢满眼圈,呆呆地立在那里,嗫嚅着说:“首长,这......不能......”。刘少奇爽朗地笑着说:“这钱,你得收下,用它把房子修好,把父母照顾好。你们的日子好过了,我的心里也就踏实了!”说着,硬是把钱塞进了老唐的口袋。 

  转眼十多年过去。1959年4月,刘少奇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国家主席。消息传到唐兆林家,一股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他让儿子唐维华给刘主席写了一封信,并提出想要一张他的照片,留做纪念。在国事繁忙中,刘少奇指示中央办公厅把照片寄给沭阳县委,委托县委了解情况后转交,表达了他对农民兄弟深深的惦念。

  前面讲到的那位献地捐款的农民就是唐兆林的儿子唐维华!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岁月带得走许多故事,却带不走老百姓心中的那份情。

  迈进新时代,我们要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与发扬党的光荣传统, 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