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又上热搜了?
还是被人民日报直接“点名”?
没错!
就在昨晚
人民日报发了一条关于玉玺的趣味短视频
还直接给咱苏州做了个话题
#制造玉玺最好的工匠在苏州#
短短4分30秒
除了讲述“玉玺”的前身今世
最精彩部分就是
揭秘玉玺的神秘制作者
——苏州工匠!
视频的主要介绍人
诗人西川是这样介绍的:
“中国古人,因为没有电,雕一块玉印,要费的功夫是现代人不能想象的,过去古人在器物上花的功夫叫做不惜工本,耗的这个时间是无法计算的。”
而这些精雕细琢的玉玺,原来大多数不是产于京城。介绍中国工艺最著名的一本书——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就提到:“玉工辨璞高下定价,而后琢之。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
西川介绍,这个“苏郡”指的就是苏州,苏州的工匠在制玉方面都是拔尖的,非常有名,皇上有些东西就会让苏州的工匠来做,苏工这种声望一直延续到现在,有着江南人特有的讲究。
据了解,苏州玉雕艺术在全国三大玉雕——北京、广州和苏州系统中,一向被认为是居于第一位的。
苏州是中国玉雕发源地之一,早于京、广两地。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吴县草鞋山吴江梅堰古文化遣址的中上层,都发现经过琢磨的玉璜、玉伏文物,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玉器。
苏州玉文化源于新石器时代,汉代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苏州更是“百工技艺之巧,他处所不及”,并且产生了“陆子冈之制玉、鲍天成之制犀、周柱之冶嵌、赵良璧之制梳、朱碧山之制银、马勋荷叶李之制扇、张寄修之制琴、范昆白之制三弦子”等一批工艺大师,其绝技“上下百年保无敌手”。
据悉,清乾隆年间,苏州琢玉作坊已达八百三十多户,到处可闻一片“沙沙”的琢玉声。而阊门吊桥两侧的玉市更是担摊鳞次,铺肆栉比。乾隆帝曾赞曰:“相质制器施琢剖,专诸巷益出妙手”。
当时琢玉行会就设在周王庙,每年阴历九月十三至十六,全城大小近千家玉器作坊都要拿自己最精心的杰作作为祭祀的供品去陈列。届时,同业相互观摩,各路客商云集,市民争相观摩,热闹异常。
清纳兰常安《爱宜室宦游记》载:“苏州专诸巷,琢玉、雕金、镂木、刻竹、髹漆、装潢、针绣,咸类聚而列肆焉。其曰鬼工者,以显微镜烛之,方施刀错。其曰水盘者,以沙水涤滤,泯其痕迹。凡金银、琉璃,绮、铭、绣之属,无不极其精巧。概之曰苏作”。
也是自此,“苏玉”逐渐形成了“空灵、飘逸、细腻、精巧”的艺术特色。空灵,即疏密得当、虚实相称;飘逸,即清新雅致、线条流畅;细腻,即八面玲珑、琢磨工细;精巧,即构思奇妙、意蕴无穷。
2008年6月,苏州玉雕正式入选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顺带一提,这期节目制作方还特地来到了苏州博物馆进行取景拍摄。那么最后再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苏博馆藏的那些精美玉器作品吧!
【明】金玉梅花簪,王锡爵墓出土
【明】白玉印章
【明】白玉雕渔家乐船形摆件
【清】白玉大象
【清】白玉螭虎圆盖瓶
【清】白玉双龙耳杯
【清】白玉苏堤春晓山子
【清】白玉香薰、白玉雕竹摆件
(来源:看苏州 编辑/张闻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