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CPI重回3时代,二季度会否现“报复性消费”?

2020年05月12日 16:14:43 | 来源:新京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新京报讯   国家统计局5月12日公布数据,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涨幅较上月回落一个百分点,重回“3区间”。1—4月平均,CPI比去年同期上涨4.5%。

  今年以来CPI持续回落,国家统计局表示,此轮回落主要受疫情防控向好、天气转暖、生猪稳产保供措施显效等多重因素影响,供给增加致价格下降。随着疫情防控向好,人们仍在期待“报复性消费”何时到来?这会否引发新一轮价格上涨?

  食品价格是带动CPI下行主因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食品价格是带动CPI继续下行的主要因素。4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下降3.0%,降幅收窄0.8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7个百分点。

  供应充足是食品价格下降的主要因素。国家统计局表示,天气转暖,鲜菜供应量开始增加,价格较上月下降8.0%,降幅收窄4.2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23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下降3.7%,降幅扩大3.6个百分点。

  鲜果和鸡蛋供应充足,价格均较上月下降2.2%。与去年同期相比,鲜果价格下降10.5%,降幅扩大4.4个百分点;鸡蛋价格由上月上涨2.1%转为下降3.4%。

  此外,畜肉类价格下降5.5%,影响CPI下降约0.42个百分点。猪肉及替代肉类价格均不同程度下降。

  从市场来看,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20年4月份“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23.42,环比下降5.93个点;同比上升7.40个点。

  生猪产能恢复 猪肉价格持续下降

  猪肉价格一直备受关注,近来呈持续下跌趋势。4月份,价格较上月继续下降7.6%,降幅扩大0.7个百分点;相比去年同期,猪肉价格上涨96.9%,但涨幅回落19.5个百分点。

  从市场来看,4月29日,36个大中城市猪肉(精瘦肉)价格为29.92元/斤,自2019年10月中旬以来首次跌至30元/斤以下,与前期高点相比下降13.6%。

  受猪肉价格下降影响,牛肉、羊肉、鸡肉和鸭肉等替代肉类也开始松动,价格同比上涨8.2%—20.5%,但涨幅均有所回落。

  猪肉价格持续走低,董莉娟认为生猪产能加快恢复,猪肉供给持续增加是主要因素。这背后,是自去年底开始推进的一系列增加供给的政策举措,正在逐渐显效。

  记者注意到,一方面,近期生猪生产形势明显好转,数据显示,能繁母猪存栏连续5个月回升,2月份全国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新生仔猪数首次正增长;另一方面,春节后共投放九批中央冻猪肉储备,对鲜猪肉价格形成了有效引导,2月中旬以来鲜猪肉价格呈持续回落态势。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彭绍宗今年3月表示,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生猪产能稳步恢复的情况下,猪肉价格会随之回落。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连平认为,接下来还会继续增加猪肉供给,随着猪肉稳产保供的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地,加之天气转暖,猪肉价格接下来会回落得更快。

  出行需求增加 机票价格上涨5.6%

  非食品价格方面,4月份环比下降0.2%,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17个百分点。

  从七大类价格看,仅医疗保健价格上涨,交通和通信、居住、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分别下降1.2%、0.2%和0.2%,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均下降0.1%。

  需要注意的是,相较去年同期,交通和通信、衣着、居住价格也保持在较低水平,分别下降4.9%、0.4%和0.3%。

  不过,受国际环境变化和疫情等的影响,非食品细分领域呈现不同特点。

  董莉娟给出数据,一方面,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分别下降7.5%、8.2%和3.7%;另一方面,随着复工复产加快,出行需求增加,飞机票价格上涨5.6%。同时,疫情导致医疗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2%。

  连平认为,出行、医疗等方面由于供求关系变化出现价格上涨,但只占到CPI的一小部分。整体来看,价格回落是一个大趋势。

  解读:CPI持续回落,消费重启会否引发新一轮涨价?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CPI呈现环比下降趋势,自今年1月CPI到达高位后,2月、3月CPI分别为5.2%和4.3%,环比均有小幅下滑。

  CPI持续回落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董莉娟表示,一方面,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向好的态势进一步巩固,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另一方面,天气转暖带动鲜菜等供应量增加,生猪产能加快恢复,供给增加使得价格持续下行。非食品方面,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导致汽、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也出现下降。

  连平认为,CPI下降的趋势在大家预料之中,但是1个百分点的下降幅度还是超出预期。判断二季度走势,他认为,由于这一轮物价上涨是由猪肉拉动,因此猪肉价格进一步回落也将导致CPI继续下行。

  与此同时,因为疫情影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目前,复工复产和复商复市已较大幅度向前推进,但某些方面依然存在限制,导致消费需求并不十分旺盛,CPI难以出现较大幅度上涨。

  期待中的“报复性消费”会否在二季度到来?会不会引起新一轮价格上涨?

  在连平看来,所谓“报复性消费”更合理的说法应该是“恢复性消费”,随着各方面限制明显放松,消费恢复在逐渐来临。但管制放开仍然谨慎,人们也心有余悸,比如旅游、会议经济等还没有恢复,这种情况向下消费大幅度快速反弹比较困难,但总的趋势很明朗。

  “消费比起工业、投资等恢复的步伐稍微慢一点,对CPI的影响也相对温和,不会带来明显拉动,而是继续走在恢复的水平上。”连平说。

  记者注意到,在4月份3.3%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3.2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1个百分点。翘尾因素对价格影响明显。

  “上半年受到去年较高的翘尾因素影响,下半年翘尾因素会迅速下滑,加之新涨价因素本身很弱,因此同比数据可能会向负的方向发展”,连平提醒,对于下半年的CPI,要关注可能出现负值的可能。

  国家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严鹏程4月20日曾表示,总的来看,疫情对居民消费价格的影响是短期的,物价平稳运行的基础仍然坚实。随着全社会生产生活秩序进一步恢复,CPI涨幅有望继续回落,全年将呈现“前高后低”态势。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