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手相连 共奔小康】浓浓帮扶情 苏陕一家亲 高淳柞水共携手 木耳撬动大产业

2020年04月26日 18:53:51 |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导读

4月20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去到陕西考察调研,就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重要指示。 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点赞了不少当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项目,其中有不少正是近年来苏陕协作结出的新"硕果"。一直以来,江苏积极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扛起了东西部对口帮扶的大任,与各兄弟省份手牵手、心连心,携手共奔小康。从4月25日起,江苏广电总台推出《心手相连 共奔小康》专栏,聚焦江苏与陕西、贵州等地对口帮扶的丰硕成果。

  作为我省对口帮扶的省份之一,陕西今年2月份实现了所有贫困县顺利摘帽。今天的节目,就要带您去看看与咱们南京高淳结对帮扶的陕西柞水县,是如何用“小木耳”撬动大产业的。

  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发改局局长李志和说:”这里是柞水木耳金米产业园,这几天成了陕西的网红地,主要原因是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柞水木耳就是在这里出产的。这个村曾经是极度贫困村,自从把小木耳发展成大产业以来,我们这个村整体去年全部都脱贫。“

  四月里,在柞水木耳金米产业园,整整齐齐的菌包密密麻麻排在田间地头,村民们正忙着采摘今年的第一茬春耳。木耳是当地特产,以前却因技术不足、规模小散而一直未能发展壮大。立足当地条件和资源优势,高淳柞水共商依托种植木耳带动劳动增收,金米村作为深度贫困村,成为优先帮扶对象。

  2018年,柞水木耳金米产业园菌包工厂获得苏陕扶贫协作项目资金400万元,从江苏企业引进菌包生产设备和先进菌包制作技术,建起了两条年产木耳菌包2000万袋生产线及配套基础设施。规模化的种植不仅保证了木耳的品质,更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700多个,示范带动周边250户贫困户实现增收。

  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村民肖青松说:“我以前是在西安建筑工地打工,打工的收入也不太稳定。现在在家门口包了两个大棚,大概是三万多袋,除去成本,一季能挣2万多元。”

  陕西省柞水县小岭镇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服务站站长吴正超说:“截至目前,我镇已建成木耳大棚57个,实现村村有基地,年种植木耳400万袋,实现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小小的黑木耳如今已经成为整个柞水县百姓致富的"金耳朵"。三年来,高淳柞水先后扶持5个木耳菌包生产厂,带动44个村建立扶贫木耳基地,全县60%以上贫困户都镶嵌到了木耳产业链中。

  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村民王极东说:“基本上家里开销都减轻了负担,娃上学、家里看病不用愁了,吃的喝的都好了。”

  为了把“山货”卖得更远,两地还充分运用江苏的网络平台优势,一边玩转网店、直播等线上销售,将柞水木耳打造成网红产品,一边发力线下的实体销售,把“秦岭特产"的牌子亮在了江苏消费者的家门口。

  南京高淳柞水农产品旗舰店总经理程玉宝说:“我们充分发挥供销社系统网点多、知名度高的优势,设立了扶贫超市直销店,让柞水农产品进入更多人的餐桌上。”

  打造木耳作为主导产业的同时,两地还通过苏陕协作渠道招商引入苏陕协作首个外贸服饰项目,投入统筹外援助资金1000万元开创性打造茶叶、早园竹等特色产业。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实施深度贫困村卫生室、饮水工程、村级道路桥梁建设。三年来,两地累计争取苏陕协作项目资金7841万元,实施协作项目52个,拉动投资5.94亿元。

  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委常委、副县长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对口帮扶柞水工作组组长杨宏玉说:“总书记‘小木耳、大产业’既是对柞水县木耳产业发展的肯定,更是强调了产业发展带动脱贫致富的重要性。下一步,我们帮扶工作将牢记总书记嘱托,持续助力柞水做大做强木耳产业,持续推动中草药、茶叶、早园竹等特色产业发展,不断激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记者黄蒙、李俊彦、李栋、李泽灏  姜枝朝、孟雯 柞水台报道)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