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为何叫“天问”?

2020年04月24日 10:22:15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荔枝新闻讯 记者/王晟

  2021年5月15日凌晨,中国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将择机在火星表面着陆。

  探测火星,为何叫“天问一号”?荔枝新闻从国家航天局了解到,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整体命名为“天问系列”

  “天问”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2020年中国航天日,国家航天局发布了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展示了独特字母“C”的形象,汇聚了中国行星探测(China)、国际合作精神(Cooperation)、深空探测进入太空的能力(C3)等多重含义,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20年7月实施,目标是通过一次发射任务,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开展火星全球性和综合性探测,并对火星表面重点地区精细巡视勘查。作为中国行星探测的第一个任务,首次火星探测就被命名为“天问一号”。

  火星探测一直是全球积极探索的重要科研方向,因为火星的公转时间和与地球距离的关系,每两年左右才有一次探测窗口,此时地球上发射探测器可以用更少的燃料、更短的时间,接近火星。2020年就是一次火星探测的窗口。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发布的“天问一号” 资料图

    (本文系荔枝新闻专稿,谢绝一切删改,转载请注明来源:荔枝新闻)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