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罗建华
4月26日是第20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3日上午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介绍了2019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并表示,知识产权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知识产权是指人类智力劳动产生的智力劳动成果所有权。它是依照各国法律赋予符合条件的著作者、发明者或成果拥有者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独占权利,一般认为它包括版权(著作权)和工业产权。一直以来,中国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从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法律法规、改革体制机制、加强司法和行政保护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不断加大保护力度,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资料显示,2007年至2019年,国内(不含港澳台)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从8.4万件增长至186.2万件,有效注册商标总量从235.3万件增长至2521.9万件,著作权、植物新品种、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数量同时也大幅增长,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报告也反映了一个基本事实:中国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创新正在形成良性互动,助力中国实现从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转型,为全球创新成果共享牵线搭桥,为人类科技进步输送动力。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中国创新力。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刚需”,是国际贸易的“标配”。近年来,中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起“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不断加大创新和研发投入,2019年全年研发(R&D)经费支出约22000亿元,较上年增长10.5%。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营造尊重知识价值的营商环境,创造良好创新生态环境。当前,知识产权已成为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驱动力。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有关报告及数据显示,中国在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提升至第14位,较2018年上升3位,稳居中等收入经济体首位;2019年,中国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专利申请5.9万件,跃居世界第一;通过马德里体系提交国际商标注册申请6339件,位列全球第三。这是中国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结果,也进一步表明中国已经成为创新和知识产权大国。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提升国际影响力。签署结束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谈判的联合声明、中法地理标志合作议定书等知识产权合作文件,扎实推进“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8个务实合作项目都取得重要成果。深化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合作,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稳步推进我国加入《工业品外观设计海牙协定》准备工作,《视听表演北京条约》批准或加入的国家达31个,将于4月28日正式生效,这是首个以我国城市命名的知识产权国际条约……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深化知识产权合作,对外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化,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目前,我国已与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建立了知识产权合作关系,成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制定和全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近年来,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科技和文化竞争的焦点。在新时代,知识产权保护大有可为,不但可以继续为创新驱动提供动力源和制度保障,而且将更好地凝聚创新力量,助力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只要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相关政策,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和创新意识,全面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效率,营造稳定、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和创新创业营商环境,形成尊尚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社会氛围,知识产权必将成为驱动创新发展和支撑扩大对外开放的强劲动力。(罗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