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荔枝教育访谈,记录这个时代的教育智慧。这是由荔枝新闻教育工作室2020年全新推出的一档对话教育界专家、权威人士的栏目。内容涉及教育热点解读、教育理念分享、学校运营管理、教育著作鉴赏等。从教育者的故事中感悟人格的魅力和时代的变迁,在与他们的对话中体会以人为本的教育情怀和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
走进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的艺术中心,一个儒雅、挺拔的身影向记者走来。
“你好,我是靖雷,这里是我们的画室,带你们参观参观。”
靖雷,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副校长,江苏省教育学会美术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传说中不善言辞的他,介绍起艺术中心却滔滔不绝,画室的所有细节如数家珍。
“这挂的是我们学生宏村写生的作品,虽然画面还没有达到非常完美,但画中意境、色调、优雅、格调、表现力等等,都展露出学生的艺术才情、创作热情、内在性情和对大自然的感情。”采访当天,因疫情原因学校还未复课,明亮整洁的画室里缺少了往日欢乐、拼搏的氛围。谈到学生、说到教学,他开朗真诚的笑,点亮了整片静谧。
靖雷提到的宏村写生,是南师附校的品牌活动,每年五月,学校都会组织150多位爱好艺术的学生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宏村写生,至今已举办6年。参加宏村写生的同学都表示,在人生最美的阶段留下了最美的回忆,更是在艺术的认知上和表达上受益匪浅。正如南师大美术学院刘赦院长在参加宏村写生作品展上所说:“这正是我们一直所倡导的当代真正的艺术教育方向。”
南师大附校学生宏村写生作品
江苏省教育学会美术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江苏省青年画家、美术学科带头人、在读博士、俄罗斯美术家协会会员、亚美尼亚美术家协会会员、多次被评为省市区先进个人、教学先进个人、教学管理先进个人、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展览并获奖……多年深耕艺术教育,靖雷履历闪亮、成绩斐然,然而谦逊、低调依旧是底色,提及自身,他更愿被称为“老师”。
靖雷说,“教学是我用一生来完成的最重要创作。”于他而言,老师是“助力者”,带着孩子们了解美、发现美、传达美、表现美,“将美传遍人间”才是最幸福、最有价值的事。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助力者”、艺术家,与靖雷校长一起谈美育、聊艺术。
01
“如果只愿做普通教书匠,如何培养出未来的大师?”
荔枝新闻:江苏省美术教育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青年画家……拥有这么多头衔,很好奇您会怎么自我介绍?
靖雷:我会介绍自己是一名“老师”,因为对我来说,“老师”二字意义非凡:它承载着中华文化的传承;寄托着人们对未来追寻幸福和价值的期望;肩负着中国青少年一代的成长;指引着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老师”是探索者、指引者、助力者、陪伴者、欣赏者……和学生在一起,“老师”才拥有归属感、价值感和幸福感。当看到学生内心充满理想,行动充满力量,眼神充满信心,声音充满坚毅的时候;当看到学生拥有高尚情操、高远志向、高雅举止和高贵灵魂的时候,你会觉得身心洒满阳光,幸福四处徜徉。这也是我心里对“高大上”职业的定义——虽做着力所能及之事,却胸怀天下。
南师大附校校园风景
曾经我有位学生叫宋欣辰,虽然学习专业美术的时间很短,但因为她深受附校艺术氛围的熏陶,通过努力,2015年的校考通过了鲁迅美院的设计专业、南艺的工艺美术和雕塑专业、福州大学设计专业、西南交通大学设计专业,最后她选择了鲁迅美院,目前已留学日本。虽然已过去了好几年,可她成绩公布时的情境,我记忆犹新,作为老师的那种欣喜和激动,仿佛像自己中榜了一样。可以想象一下像这种中榜几百次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呢!
南师大附校艺术中心楼一角
荔枝新闻:你如何定义“优秀的美术老师”?
靖雷:成为一名美术老师,可能只要你画得很好,教得很好,就可称为称职。但成为一个优秀的美术老师,“优秀”两字的要求却非常高:
首先,要有高贵的灵魂。如果没有高贵的灵魂,又如何能教出脱俗的学生?
其次,要有崇高的情怀。如果没有情怀,又如何能教出富有担当的学生?
第三,要有广阔的艺术视野。如果没有广阔的艺术视野,如何让孩子寻找到属于他们的艺术海洋。
第四,要有深厚的修养。如果没有很好的修养,又如何能让孩子有更高的艺术境界呢?
第五,要有优秀的专业素养。如果没有优秀的专业素养,又如何为学生的学习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呢?
最后,要有大爱之心。如果没有大爱之心,把工作当工作,冷冰冰的流水线式的教学如何教出未来的大师?
靖雷在俄罗斯列宾美院交流
我们附校以“为人的成长创造最大空间”为理念,始终把孩子的快乐与成长放在第一位。附校美术组拥有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师资,共有26位全职美术专业教师,其中80%硕士研究生毕业,有世界著名艺术大家、亚美尼亚功勋艺术家、列宾美术学院教授Gagik先生,有6位毕业于中央美院、中国美院、鲁迅美院、天津美院等九大美院的老师,有18位毕业于31所独立艺术学院和211重点大学的老师。他们爱学校、爱学生、爱团队、爱专业、爱教学。正如对全省美术非常熟悉的省级领导说,“南师大附校美术组是我见到的最优秀的团队”。
Gagik教授在为学生示范
近几年来,我们附校美术在省市区教育部门的关心下,在学校陆一鹏校长、缪锐锋书记的全力打造下,在广大学生的拼搏下,在家长的信任下,在老师们的努力下,我们取得很多的荣誉和成绩,已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美术教育的示范单位,享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02
“大美,人生不凡的境界”
荔枝新闻:广义的美育是美的教育;狭义的美育又专指艺术教育。您如何定义“美育”?
靖雷:美育的宗旨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每个生命的灵魂深处,播撒进美的种子。广义的美育就是“将美传遍人间”。这里的“美”并不只是作品的美,更是心灵的美,行为的美,社会氛围的美。从狭义上看,美育也不是为了应试,它是通过艺术学习培养人的优秀品质和能力,以达到在生活中发现美、认识美、探索美、实践美、欣赏美和传递美。
荔枝新闻:美育和应试之间,是否会有冲突?
靖雷:这个问题非常好。我了解一些地方的教学就是以应试为目的,很多学生都不知何为艺术?为什么要画这些科目?简单的拔苗助长或许分数能考得不错,但上了大学后发现,艺术跟他“没有关系”。
但实际上现在艺术生“应试”已不同以往。九大美院的招生已渐渐摆脱了程式化的招生体系,更多的是发掘学生的艺术才华和实力,招收所需的艺术人才。如今艺术考试的题目都很“活”,对考生艺术的修养、表现的能力、造型的技法,以及艺术的理解,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如果按照以往应试思路,天天仅仅动手练习画画,没有很好的艺术思维,艺术是走不远的。
南师大附校学生作品
荔枝新闻:您在艺术生的培养上有哪些经验可共享,哪些做法可供借鉴?
靖雷:多年的艺术教育实践和对艺术教育规律的探索,附校美术实施四级课程体系教学法。
艺术兴趣培养:面向全校学生的30小时的必修课;
艺术一级培养:对于艺术兴趣浓厚的学生开设选修课,选修课涉及艺术的多个方向,包括美术史论、绘画、书法、雕塑、设计、建筑;
艺术二级培养:这一阶段对学生开设12个社团课,社团课包括创意色彩、趣味衍纸、雅韵国画、漫话艺术史、艺苑书法、LOGO设计、珍珍版画、基础素描、园林绘画......
艺术三级培养:接下来对针对将来从事艺术方向的学生开设专业课,包括九大美院招生的考试科目和江苏省美术统考的科目。
在高中专业学生的教学中,附校美术采用名师工作室+选师制+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最大化的为学生的专业成长创造最合理的方式。
高一上学期末,经过一个学期的相互了解,导入选师制。 我们南师大附校23位全职高考美术老师,包括我在内,每位老师都会上台进行10-15分钟的演讲——为什么学美术?我是怎样学美术的?美术给我带来了什么样的收获?我在教学中取得什么样的成绩?我对选我的学生有什么样的期待和要求?
学生老师互相了解之后,合理选择加入哪个工作室,比如我校有赵方强老师工作室,曹倩老师工作室等5个名师工作室。
每个工作室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但是它们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为我们还会分素描教研组、速写教研组、色彩教研组等,素描教研组长、色彩教研组长和速写教研组长,需要统筹所有学生的素描、色彩、速写教学的方案、实施和考核。
靖雷带学生在外写生
让孩子们眼里不仅仅有技法,更有艺术的诗和远方。让他们看到艺术的大海,泛舟于上。我们每年安排1次为期20天的欧洲艺术访学和交流,近5年已经访问过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瑞士、奥地利;每年举办2次省市级美育教研活动;每年进行3次外出写生活动;每年参加4次以上公益性艺术志愿者活动;每年参加5次省级美术展览;每年安排二十多场国内外艺术大家的艺术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孩子拥有一幅世界艺术地图,走到更远处。
过程好了结果还会差吗?几年来就美术高考而言,江苏美术统考硕果累累,全省3万多考生,难能可贵的是我们的学生入学前几乎专业零基础,但我们学生考出前16名、45名、72名、75名、82名的好成绩,每年有大概20余名学生成绩在全省前1500名。从校考成绩上看,面对竞争非常大的九大美院和31所独立院校,我们学生通过努力,每年通过40人次左右,很多学生如愿以偿地考入理想的美院!
03
“天赋不是神奇灵感,而是一种品质”
荔枝新闻:很多学生会犹豫不绝,不确定自己是否有天赋走艺术这条路。对这些孩子您想说些什么?
靖雷:什么人可以学美术?其实很简单,对待艺术心里有热爱,内心有认同,认为美术“高大上”,认为自己“高大上”,这样的人都可以学美术。
有些时候同学会想我没有基础,没有天赋怎么办。什么叫天赋?天赋不是所谓的神奇灵感,天赋其实是一个人的品质,判断有无天赋,请问自己几个问题:
首先,我勇敢吗?艺术走到一定程度就会遇到瓶颈,很多人就害怕,很多人躲避,很多人逃跑,很多人不敢面对,勇敢地面对,就是天赋。
我坚韧吗?我非常敬佩陈坚教授,几十年来,每年秋冬时节都到海拔4000多米的帕米尔高原上的小山村待几个月去创作,无论是恶劣天气还是疾病缠身。他画出了我认为是可以载入美术史的高原人物作品。学习艺术需要坚韧,艺术也能带给你坚韧。
我有爱心吗?一个内心冷漠的人,他的艺术能感染人吗?
最后问自己,我有信心吗?要相信我画的最好。即使今天画不好,明天也会画好的。
如果这些你都具备了,相信我,你一定是有天赋的。
04
“艺术像一场生命的修行”
荔枝新闻:聊完学生和教育,谈谈您自己吧,您是如何与艺术结缘的?
靖雷:也算耳闻目染,我的父辈和祖辈都在书画上有所造诣,自小骨子里种下了一颗对艺术好奇的种子。小时候看到伯父靖伯如寥寥几笔就画出一幅山水画,感到非常神奇。特别是看到伯父年轻时创作的毛主席画像,那么神似!心里油然而生的崇拜。
小时候,我学过书法,画过油画和国画,临过《匡庐图》,写过《张迁碑》,画过《蒙娜丽莎》。我伯父是我艺术道路上领路人,他对我非常关爱,也非常严格,我崇拜他,也敬畏他。感谢伯父,让我对艺术有了自信,感谢他没有把我当成一个画匠培养,而是把我引向艺术的大道。更是因为他,让我理解到好老师的重要性。
靖雷及其作品
艺术于我像一场美妙的旅行,一种生命的修行。同时也赋予了我力量和智慧,让我在人生失意时不会软弱,在得意时也不会狂傲。它更向我揭示了生活的真谛:只要艺术守护我左右,一切都是美的。
荔枝新闻:有人说西方艺术写实,中国艺术写意,你怎么看?对于中西艺术有自己的偏好吗?
靖雷:这个话题聊起来可能要很长很长时间,我对中西方艺术做过比较研究,也发表过多篇文章。没有哪种艺术被界定为是高还是低,艺术是某个时代,某种文化,某个地域,某种思潮,某些流派,某些艺术家的思想共同作用的产物。对于艺术,我从来都是以一种理解、包容和敬畏之心来看待。因为我们的认知都是有局限性的,随着不断地学习,人们会越发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馈赠。比如18世纪以来,一些欧洲人鄙夷中国的艺术,他们认为中国艺术是不成熟的艺术。又比如乾隆时期,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他的作品非常写实,但礼部侍郎邹一桂却评价到:“虽共亦匠,不入画品”。在邹一桂看来西方艺术过于写实,只重视技术,而缺少了意境。我们不能简单的、武断的来评判艺术和艺术家。
所谓西方艺术也并非一成不变地写实。1839年照相机问世,当时就有“艺术死亡论”,西方艺术反倒有了空前发展,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场面:印象派、波普艺术、达达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野兽派、大地艺术、装置艺术很多很多,可谓精彩纷呈,杜尚曾说:“人人都是艺术家”。
南师大附校师生作品
我们应该站在世界和历史的高度来看待艺术,感受其中焕发出的绚丽光辉——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对艺术纯粹的敬畏,对社会的关注,对人类的博爱之情。
海棠花海中的南师大附校
与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一路之隔的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是一所由江苏省教育厅批准设立、南京师范大学主导创办的现代化、国际性、高品质、示范性窗口学校。学校致力于探索基础教育规律,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
附校每位学生需完成30小时的钢琴必修、30小时的美术必修,每位女生有30小时的舞蹈或健美操必修、每位男生有30小时的武术或足球必修,全部由最专业的全职教师负责教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已经成为江苏乃至全国基础教育的标杆。
(文/朱彤 东城;摄影/黄磊;设计/李岩;视频后期/李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