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开闸10厘米,需要10分钟,路上还要跑30分钟,现在10秒搞定,效率提高240倍。”4月14日,濠河堤防所老闸管工周师傅首次见证水利“智慧管控”系统上线神奇:“手动、电动、自动、远动‘四连跳’,我开闸40年头一回!”
随着市区涵闸管理中心“智慧管控”系统一期建成,主城区闸管同步实现各自为政、统一调度、智慧管控的“三连升”。南通“一城活水入江流”常态化所需频繁水闸调度,以及“九龙治水”一体化整合,成功实现代际跃升。
走进新落成的市区涵闸管理中心,巨大的屏幕占满了整面墙,各分屏幕中,各个涵闸的开闭尺度、溢水流量等,管理员任意缩放,纤毫毕现。昔日24小时“跟着月亮走”,按照“两升两降”潮汐规律,不断奔走各闸站的闸管工们,再也不必昼夜奔忙了。电脑前轻点鼠标,即可远程实施濠河及周边45平方公里、总计42个闸站的精准调度、实时核查。
上世纪初,荷兰水利工程师特莱克应张謇之邀,兴建了东流入海四闸,冠以“东渐”,西流入江的三闸四涵,则称“西被”,解决了“内水四溢、江不及泄”的难题,泽被通城百年。其后,濠河及周边水闸、泵站虽扩至42个,但从手动到手电混动等操作模式,未有根本改变。去年以来,为打造城市水环境治理顶级标杆,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系统化思维、片区化治理、精准化调度”治水思路,南通多部门合力攻坚,在以长江、通吕运河和海港引河合围的濠河及周边45平方公里核心城区,治污截污、清淤疏浚、连通畅流、活水调度多措并举,将濠河及周边河道水质从Ⅳ类乃至于劣Ⅴ类,稳定提升至Ⅲ类水标准,活水、清水入江条件初具。
南通城区水环境治理始终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和讲话精神。让“清水绕城”、“活水入江”常态化,建立水量平衡、水位可控的调度系统至关重要。市水利局委托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通过大量原型试验观测及数学模型耦合,科学制定42个闸站精准调度表,统筹崇川堤防管理所、濠河风景区管理处等5个单位所属闸站,一张蓝图干到底。
智能化,使“一张表”到底的精准调度成为可能。过去开闸主要依靠经验和直觉,工人或在螺杆上系红绳,或在墙上用粉笔画线,作为闸门开度的记号。智慧系统,对闸门的开度精准到人工难以企及的毫米,一旦达到,闸门自动停止,同时反馈指令执行情况,否则发出橙色预警。同时,也实现了“机器换人”的劳力革命。“以前主城区各类涵闸一半以上依靠手动操作,即使有电动的,每次开关也要跑到场。”老周说:“我一个人管理5座螺杆式闸门,每次都需要用手柄一点一点摇,听说活水常态化,工作量增加几倍,吓得半死,现在轻松了。”
通过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实现濠河周边的涵闸、泵站一体化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水利工程的智慧化、远程化管控水平,为科技治水、科学决策插上智慧之翅。市水利局局长吴晓春介绍,系统一期覆盖的各个闸站、涵洞,不仅开闭情况一目了然,水质、水情、工况、预警等数据应有尽有,直观全面掌握南通城区活水调度实时情况非常方便。
据悉,今年二期建成后,将实现南通五山、观音山、新城区水利工程的集中统一调度,原先45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治水标杆,顺势扩展至100平方公里高质量治水典范城区。清末状元张謇建城“水脉周通”、“江海安澜”的初心愿景,由此世纪梦圆。
(来源:南通发布 编辑/钱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