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柳观察》是荔枝新闻重磅推出的国际时政评论类专栏,主笔田柳,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主任记者,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荔枝军事》栏目主编。主要从事军事、时政类及国内外重大新闻报道任务,曾多次参加解放军军事演习,执导、执笔的纪录片多次登陆央视,并被美国海外抗日纪念馆珍藏。专栏《田柳观察》由田柳带您针砭时弊,读懂世界。
“如果中国不建航母,我死不瞑目。”
——刘华清
01
中国的航母梦,是从刘华清将军身上开始的。
1969年,中国正经历一场特殊的“革命”,因为莫须有的一句话,已经50多岁的刘华清被撤销了国防科委副主任的职务,被“下放”到海军的造船工业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船办)。
无故受到冷落的刘华清毫无怨言,那颗强国心依然火热,他在“船办”继续着自己的国防之路。
在第二年,他就组织了中国第一次航母专题论证。同年7月,七院召开了成立大会,航母项目启动。
可能是好事多磨,由于各种原因,这个项目被搁浅了,刘华清的“航母之梦”也搁浅了。但是,刘华清已经认识到了航母的重要性,怎么会轻言放弃?(后来,在核潜艇的问题上,他也是如此。)
刘华清曾说:“中国搞航空母舰,目的不是为了和美国、苏联比赛,主要是用于解决对台斗争需要、解决南沙群岛争端和维护海洋权益等方面的任务,平时还可以用于扩大维护世界和平的政治影响。显然,海军有了航空母舰,海军的质量就会发生大变化,海军的作战能力也将有较大提高,有利于提高军威、国威。”
现在看来,字字珠玑。
其实,中国搞航母的出发点,就是自卫——提高国防能力。
这是一个建造长城的民族,一个在侵略、殖民下站起来的民族,也是一个发誓永不受欺凌的民族。
只是那时候,很多人意识不到航母的关键性;即使意识到了,以当时的国力也不敢想。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航母一艘=吞金巨兽!
即使在今天,放眼国际,拥有航母的国家有几个?
组建编队、舰载机、后期的保养和维修,哪个不要钱?而且你还得有过硬的军事技术,光是这两点就足以让不少国家望而却步了。
02
1975年,海军编制了海军舰艇十年发展规划,刘华清看了“无航母”的规划后,彻夜难眠。
他用两天时间写出了《关于海军装备问题的汇报》,在报告中,他强烈建议:将人力、财力拿出来做航母!
海上的战斗规律就是空中、水面、水下各种兵力的协同战斗,而掩护海洋交通和保护海洋资源的任务都是繁重的。但是,执行这些任务离不开去远海,可是我们无法到外国去建设任何基地……
把战略导弹和飞机放在航空母舰上要机动得多,以不变应万变,可以说一劳永逸。刘华清一再强调:航母才是未来海军的核心!
在刘华清的极力推动下,中国航母事业得到了强有力的发展,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将“中国现代海军之父”、“中国航母之父”两顶桂冠加冕于他。
80年代初,中美建交后,展开了军事交流合作,中央决定派遣刘华清前往。
刘华清观看SH-2多用途直升机
刘华清在“特拉瓦”号上参观(中)
1980年5月访问美国时,刘华清参观了“小鹰”号航空母舰。其规模气势和现代作战能力,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也更加坚定了他“中国必须有航母的梦想”。
3年后,1983年苏联海军的第二艘航母“定单106”(后来改名为瓦良格)正式开工,由当时乌克兰联盟共和国的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厂承建。
只是那时候的刘华清还在为中国的航母梦砥砺前行,也正是由于他的坚持不懈,才让那个看起来似乎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刘华清曾给发展航母设定了时间表:“七五”(1986年-1990年)开始论证,“八五”(1991年-1995年)搞研究,用15至20年左右的时间对平台和飞机的关键课题进行预研,2000年视情况上型号,到2000年后形成战斗力。
现在看来,航母发展的轨迹也一直遵循了这个时间表。
03
1992年贺龙之子贺鹏飞,出任海军副司令员,正式接过了刘华清的航母梦。
贺龙和贺鹏飞在延安
其实早在1987年,贺鹏飞曾代表总部首长听取了刘华清关于航母的汇报,他那时就对航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乌克兰准备卖“瓦良格”的时候,贺鹏飞恰好分管装备建设工作,于是,他多次派人到乌克兰考察“瓦良格”号航母。
尽管上层明确表态,时机未到(航母是国之重器,需要国家高层决定),可贺鹏飞仍不死心,一直在想解决的办法,因为他清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贺鹏飞脑子一转,想出了“曲线买航母”的方法:能不能找一个香港的大老板来买?他们有的是钱。让他们先买下来,一旦需要的时候,就弄过来。
但是,他们找到的香港大老板,是一个只想赚差价的中间商,最后筹资的是当时华夏证券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邵淳。
邵淳是一个很有爱国情怀和航母情结的人,他被中间商忽悠了一阵后想退出,这时候,贺鹏飞直接去见了邵淳。
贺鹏飞很激动,说:这条船我上去好几次。这个船确实好,很多技术是我们没有的。我们20年之内恐怕也造不出来。把“瓦良格”买回来,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是中国海军的梦想。
贺鹏飞又说:我们想搞航母,真正的作用不在东海,在南海。你以为南海那是海?南海下面都是油田啊!南海的油质比进口的油质好,每年的产量达3000万吨,约占我国进口石油的一半。现在眼睁睁地看着被外国公司把石油开采走了,我们海军官兵看了心里难受啊!
贺鹏飞最后十分坚定地说:这次是中华民族唯一的机会。因为以前不会有人卖给我们,以后也不会有了。这是最后的机会,如果错过,我连自己都不会原谅。
贺鹏飞越讲越激动,眼里泛着泪光。
邵淳被贺鹏飞一番话说得激情满怀,他郑重地向贺鹏飞表态:贺副司令,你放心。买航母的钱,我负责解决,绝不会影响“瓦良格”启航。
1998年,几经波折后,澳门创律公司与黑海造船厂签订了瓦良格号航母正式买卖合同,但是距离辽宁舰正式交付,还要13年。
04
1999年6月14日凌晨,在中国创律公司雇佣的拖船的牵引下,瓦良格号缓缓地驶离了黑海造船厂的码头,开始了回家之旅。
据说,在航母被拖走的那天,身患重病的船厂厂长马卡罗夫泪流满面,在位于海边的造船厂疗养院目送了“瓦良格”号。
然而,谁都没想到,瓦良格还没出黑海就又转回来了。
当瓦良格准备通过土耳其北部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时,因为某国别有用心地提醒,土耳其政府突然发难。
由于“瓦良格”号没动力也没舵,所以只能靠拖船,土耳其政府以“船体过大、影响博斯普鲁斯海峡其它船只正常航行”等为由,不允许其通过,态度十分坚决。
无路可走的瓦良格只能无奈地掉头,又回到了黑海造船厂。
中国公司想尽快将瓦良格拖回来,每个月1.7万美元停泊费,再加上一天8500美金的拖船费用,真的是耗不起啊。
为此中土双方展开了谈判,没想到这一谈就是一年半!
迫于无奈,中国最后同意了土耳其提出的21条要求,还找来了希腊做担保。
2001年10月25日,瓦良格再次启航通过土耳其海峡,没想到途中遭遇了风暴,拖带“瓦良格”号的拖船缆绳也因风浪太大而断裂。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瓦良格的好朋友,俄方的“尼古拉·奇克尔”号拖船,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具备拖带功能的救援舰。
“尼古拉·奇克尔”号拖船拖在“瓦良格”号航母后面,充当“刹车”右起第4艘
可以说,没有它,瓦良格的回家之路会更加艰辛。
当然,我们也从不会忘记任何帮助过我们的人。2019年4月23日,在青岛举行的国际阅舰式上,不少人还特意跑过去与它合影(自然也包括我)。
田柳与“尼古拉·奇克尔”号拖船合影
瓦良格重新整顿后,于2001年10月31号,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终于顺利地通过了博斯普鲁斯海峡。
瓦良格驶过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继而穿越整个印度洋,最后驶入马六甲海峡,进入了中国的南海。
原定60天的路程,历经千难万险、走了627天后,终于在2002年2月5日,瓦良格停靠在了大连港口。
05
距离瓦良格成为中国海军辽宁号,还要10年时间。
瓦良格这个大家伙,又在大连港风吹日晒了2年多,历史加快了脚步,2004年中央决定利用瓦良格的船体进行续建,建造我国第一艘航母。
中国航母总设计师朱英富、孙光胜等人上场了。
建造过程的困难就不必多说了,经过8年努力,中国人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最终将一座“烂尾楼”建成了改写海军历史的航空母舰!
唯一令人遗憾的是,在航母交付前,贺鹏飞、刘华清已经离世,没有亲眼目睹中国的航空母舰。
但是,我知道,他们看到了曙光。
航母大事件:
201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正式交付海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网站公布瓦良格正式更改名称为辽宁;
2012年11月,歼-15飞机首次在辽宁舰成功起降;
2013年2月, 辽宁舰首次靠泊青岛;
2013年11月,辽宁舰首赴南海开展科研试验和训练;
2016年12月,辽宁舰编队首次组织实际使用武器演习;
2017年1月,中国航母编队展开跨海区训练和试验;
2018年4月12日,辽宁舰编队亮相南海大阅兵;
……
很多人在后台跟我要福利,这不,我联系了海军著名摄影师、新闻前辈蒲海洋老师,他曾跟踪拍摄了辽宁舰训练的点点滴滴,为我们提供很多一手珍贵的图片,给大家一饱眼福!
201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正式交付海军
201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正式交付海军
2012年10月,辽宁舰完成入列后首次科研试验和训练
2012年10月,辽宁舰完成入列后首次科研试验和训练
2012年11月,歼-15飞机首次在辽宁舰成功起降
2012年11月,歼-15飞机首次在辽宁舰成功起降
2013年6月,我国首批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和着舰指挥员通过了航母资格认证
2013年2月27日,辽宁舰首次靠泊青岛某军港
2016年12月,航母编队展开跨海区训练和试验
航母编队展开跨海区训练和试验
2016年12月,辽宁舰编队首次组织实际使用武器演习
2016年12月,辽宁舰编队首次组织实际使用武器演习
辽宁舰编队日常训练
以上均为航行中的辽宁舰
文章参考资料:
“瓦良格”项目团队访谈
https://www.sohu.com/a/156810285_184455
《东方早报》特别报道:刘华清与中国航母事业的往事
《刘华清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