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秦希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4月8日召开会议,听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和全国复工复产情况调研汇报,分析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形势,研究部署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工作。会议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紧迫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优化完善疫情防控举措,千方百计创造有利于复工复产的条件,不失时机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流动蕴含着澎湃活力,行进的中国呼唤流动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从经济学角度讲,合理、公正、畅通、有序的社会性流动也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有助于对冲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让人流、物流、资金流有序转动起来。
畅通产业循环。产业基础实,经济韧性强。经过70多年发展,中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拥有着全球最丰富最复杂的产业链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企业复工复产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原材料供应跟不上等问题。畅通产业循环必须维持好供应链,确保产业上各环节趋于稳定。当然,疫情期间新兴产业红红火火,也倒逼着我们要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畅通市场循环。生产和消费,是市场循环的两个基本要素。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疫情发生以来,交通运输、文化旅游、酒店餐饮等服务消费受到了一定影响,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被暂时抑制。而今疫情防控形势稳步向好,畅通市场循环就必须做好消费大文章,把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
畅通经济社会循环。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不能长时间停摆。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当前我国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复工复产取得重要进展,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随着消费信心不断恢复,我们也应维持物流的畅通,全力保障供应链的顺畅运转。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经济社会才能循环起来。
打好政策“组合拳”,畅通“三个循环”。围绕解决企业用工、资金、原材料供应等需求,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精准施策,打通“堵点”、补上“断点”。当前经济社会运行秩序正在加快恢复,只要我们保持定力、坚定信心,千方百计创造有利于复工复产的条件,就能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秦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