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沈柯宇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想如期实现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就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始终如“一”的决心和勇气,念好扶贫“四字诀”,绘好“路线图”、打通“主渠道”、啃下“硬骨头”、用好“绣花针”,向党和人民书写出满意答卷。
立足“精”字绘好“路线图”,“一”分不打折。俗话说,害什么病,开什么方。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必须精准施策、精准对位,一步一个脚印,精准摸清贫困户致贫原因,把准脉、开好方。“精”的核心是分析致贫原因,缺技术就加强技能培训,缺资金就做好金融帮扶,因病致贫就做好医疗救助,因地域限制就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精”就是“对症下药”,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精准绘好脱贫致富“路线图”。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精”字贯穿扶贫脱贫全过程、各环节,在“把脉”“开方”“绘图”上不打“一”分折扣,真正拔掉“穷根”,增强“造血”功能,为决胜脱贫攻坚、迈向小康社会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着眼“学”字打通“主渠道”,“一”刻不懈怠。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的目的是掌握各级各类扶贫政策,做到心中有数、熟练运用,准确把握新理念、适应新形势、掌握新方法,确保扶贫成效最大化。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冲刺阶段,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按部就班推进恐怕难以按期完成任务。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各种新知识层出不穷,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更要“一”刻不懈怠,加强“学”的本领,努力挖掘脱贫新方法新手段,诸如运用电商销售、主播带货等“互联网+”技术,以更多的创意、智慧和力量打通供需“主渠道”,不断激发出脱贫攻坚的新动能。
突出“实”字啃下“硬骨头”,“一”点不糊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入之愈深,其进愈难。”眼下正是脱贫攻坚最吃劲的时候,想拿下最后的“娄山关”“腊子口”,就要把“实”字摆在最前面。“实”就是要有实招、有实效,实实在在带领群众走出贫困,增加收入。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实出发、扑下身子、沉入一线,始终秉承扎根群众的为民情怀,“一”点不糊弄,找准“硬骨头”的症结,以求真务实的作风解决群众最急最盼最需的问题。举措务实、落实扎实、成效真实,增强贫困群众的信心,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注重“情”字用好“绣花针”,“一”个不能落。少数领导干部扶贫只为完成工作、迎接检查,没有带着真情实意去扶贫。打好打赢脱贫攻坚这场必胜硬仗,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情”字上下功夫,带着感情深入贫困群众、了解困难群众、服务广大群众,多层次、深层次了解贫困群众的需求,为他们的生产生活“把脉”,挖出“穷根”。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跟进解决,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扎实推进,用好“绣花针”,开出适合的致富“处方”,保障脱贫攻坚战“一”个不能落,带动剩余贫困人口齐步迈进全面小康的康庄大道。
扶贫工作还有不少困难需要去克服,我们要咬定目标始如“一”,以精准施策打通阻点,以主动学习拓宽思维,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以群众满意取信于民,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沈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