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胡蔚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做好“六稳”工作的头等大事。目前,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经济社会秩序逐渐恢复正常,更要在稳就业上发力,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稳住广大老百姓的“饭碗”,从而达到稳经济、稳社会、稳人心的连锁效应,牵起疫后经济社会恢复发展的“牛鼻子”。
稳就业是一道综合命题,涉及面广,难度也大,任务艰巨繁重。但总体来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1-2月的经济运行数据也表明中国经济经受住了疫情的冲击,这是我们做好稳就业工作的信心和底气。从实施就业补贴、企业缓缴住房公积金,再到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援企稳岗稳就业的政策“组合拳”,目前全国已经有超过1亿农民工顺利返岗,稳就业的形势保持稳定,接下来要继续抓住“三个关键”,进一步保持稳就业的良好势头。
抓住“稳企业”这个关键支撑。企业稳才能就业稳,稳企业决定着稳就业,要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中,推动各项助企惠企政策落地见效。企业复工复产的脚步正在加快,但要消化疫情影响、恢复正常生产经营还需要一个过程,一方面,要把中央出台的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等政策落地落实,切实为企业减负、“补血”;另一方面,要简化审批程序和办事手续,推动“一网通办”,清理违规收费,打通企业复工的堵点,提升企业复产效率,为企业复工复产营造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
抓住“新动能”这个关键增量。在疫情期间,数字经济、新型消费等新动能表现抢眼,要持续培育壮大新动能,为企业发展、就业创业提供更大的空间。要发挥“双创”积极作用,支持“双创”孵化基地、孵化器等发展,更多采取市场化手段促进大学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要对“互联网+”、平台经济、“新基建”等加大支持力度,大力发展一批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数字经济新业态,培育更多的经济和就业新增长点。要聚焦养老、托育、家政、乡村旅游等就业潜力大的领域,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生活服务业。
抓住“强服务”这个关键推力。解决好就业问题,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要为创业就业提供及时有力的帮助和支持。要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大力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扩大技能人才培训规模,加强职业培训基础能力建设。要做实做细就业创业服务,借助“互联网+”搭建线上就业平台,实现求职、用工信息线上共享、互联互通。要为贫困群众就业提供更多帮助,做好用工务工双向衔接,开通务工专列、专车,有序组织贫困群众外出务工就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效。(胡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