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六合人民医院38名援湖北医疗队员与南京鼓楼医院、南京高淳人民医院共同组建的江苏第五批援湖北医疗队南京一队,在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奋战 40 多天,交出了一份“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的沉甸甸的成绩单。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好转,日前,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开始分批撤离。南京六合医疗队员所在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作为最后的收尾医院,将接收从其他医院转过来的重症患者,这意味着他们面对的病人数、工作量将增加。在队务会上,六合医疗队成员获悉这个消息,集体表态将站好最后一班岗,“疫情不退,我们不撤”。
(张齐)
张齐连续战斗了40多个昼夜,密闭的口罩让他脸颊长出了疹子,缺乏睡眠的双眼已经浮肿,鼻梁皮肤也有破溃,身上总萦绕着一股刺鼻的消毒水味。而一名名康复出院的患者,就是对他最大的奖赏。他为自己是一名战斗在一线的医生而骄傲,更为自己是一名党员而自豪。张齐的妻子王燕同样是医护人员,他上了战场,妻子留守后方。作为心内科护士长,她白天忙工作,晚上照料家中年迈多病的父母和年纪尚小的孩子。张齐在每一次与爱人的视频通话里,都表现出对家人的愧疚,他唯有将此转化为最坚定的战“疫”信念:“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亚琴)
王亚琴是南京六合人民医院此次驰援武汉医疗队里唯一的女医生,身为女性她所做的工作显得尤为细致。每次上班时,王亚琴都去看望自己的患者,了解其所想所需。每一名患者有困惑时,都可以向她倾诉。她所负责的40床是位老大爷,患有老年痴呆症。这个有些迷糊的老大爷却成了全病区的“名人”,每天精力充沛,遇到人都会微笑打招呼。但老大爷有个小毛病,总喜欢在病区走廊晃荡。为了稳住老大爷,让他乖乖呆在病房,王亚琴总是变着法子逗他开心。有时捏肩捶背,有时搀扶散步聊天。在病区,还有位特殊患者,他和父亲都在接受治疗,情绪非常低落。得知对方遭遇后,王亚琴格外关注,对该患者心理疏导。“你还年轻,你的人生还有很多事情没来得及做,你的肩上还有责任,所以一定要坚强。”在王亚琴的开解下,这名患者情绪逐渐开朗,积极配合治疗,病情向好。
(夏添)
“此心安处是吾乡!”在一线奋战的日子里,呼吸科医生夏添和同事们闯过一道道难关,啃下一块块硬骨头,守护当地百姓的健康,与武汉和武汉人民产生了别样的情感。在经历高强度工作和长期离家后,当听到其他医疗队逐步撤离的消息,他的思乡之情更浓了。“说不想家是假的,但我们来这的任务还没完成,就一步都不能退缩,相信最终的胜利不久后必将到来。”
(崔益明)
在疫情救治一线,重症医学医生是医疗团队的核心力量。“重症病人的治疗延误不得,自己动手可以最大程度缩短病人等待处置的时间。”重症医学科医生崔益明抵达武汉后,有效救治了危重症患者。得知要继续留守,他内心并无太大波澜,从来到武汉那一刻,他就已经做好了战斗到底的准备。 “作为一名专科医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继续发扬共产党员的优良传统,秉承重症前辈的艰苦作风,将工作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
(李梅)
肾内科护士李梅和很多同事一样,已经连续奋战了40多天。经过了前段时间的工作适应,目前大家分工合作,工作有序进行。“在战疫需要我们的时刻,我们继续前进,这是医护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党员必须牢记的初心。”李梅说,堡垒无言,却能凝聚强大力量;旗帜无声,却能鼓舞磅礴斗志。尽管外面万家灯火,他们依旧在这一片小天地间坚守岗位,恪尽职守。
(杨静)
护士杨静把对家人的思念化成了文字,一封封家书柔情中不乏活泼可爱。她告诉家人,一次因为护目镜起雾,她只能从镜片上汗水流淌出的一道小缝隙里看路,走路时头昂昂的,肯定很搞笑。打针时看不清楚,只能靠戴了两层手套的手找静脉,摸了半天。“还好一针见血,不负我‘杨一针’的名号。”每一次查房,患者都会说“谢谢”,这是她听过最动听的声音。生病老大爷的家属专程打电话给她,要她保护好自己再去照顾老大爷。信中她还说,自己生活、工作一切都好。只是,在结尾处她告诉孩子“在家一定要听爸爸的话,按时完成作业,哥哥要照顾妹妹,要帮爸爸分担一些家务活,等妈妈回来,带你们去吃马卡龙”,说出了一位坚强的妈妈,最柔软的内心。
(包萍萍)
作为一个工作十几年的老同志,急诊输液室护士包萍萍见识了前辈抗击非典的经历,怀着这份崇敬,她来到了武汉抗疫。“当初报名的初衷就是想用自己的绵薄之力,为远方的人们带去希望。” 包萍萍坦然地说,留守就意味着当地还有需要帮助的人,她要亲手将照顾的每位患者平安送出院才能放心。
闻令而动,应声而起。医疗队成员斗志满满,干劲十足。前半场他们斗志昂扬,取得了很好的救治效果。后半场他们将继续加油鼓劲,啃下硬骨头,打硬仗,打胜仗,圆满完成任务,展现江苏“硬核”力量。
(来源:江苏广电南京中心站/杨威 张雨欣 通讯员/邓晶 编辑/徐金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