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志愿者,勾勒出当代雷锋的样子|荔枝时评

2020年03月05日 14:56:56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栗中西

  (作者栗中西,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浙江日报评论员;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谁能想到,第57个全国“学雷锋纪念日”会在万众一心抗击疫情中到来。但这一次,当人们谈论雷锋精神的时候,响起的不再是对这种精神是否还存在的怀疑,因为我们都从无数的奉献案例中感受到了温暖的意义在过去的这个寒冬,无数志愿者挺身而出,如烛如火,照亮前路,温暖你我,把雷锋精神诠释得如此熨帖,如此真实。

  在武汉这座疫情最为严重的城市,不仅有全国各地的医务工作者自愿驰援,还有无数志愿者悄然逆行。救人、运输、搬运、送药、筹措物资……在几乎停摆的城市,志愿者们一遍遍往来于空荡荡但危险的街道巷弄,满足各种或重大或细小的需求,承担起必不可少的公共服务,搭建了特别时期特别的“基础设施”。

  在全国各地的防控一线,志愿者也成了对抗疫情最强大的信心“疫苗”,陆续注入到城市乡村的一条条毛细血管,升腾起大家必胜的信念。你也许不知道,团中央一声召唤,全国各地上百万青年主动穿上“红马甲”,加入到防疫青年志愿者的行列。你也许还不完全了解,医疗救护、物资搬运、社区便民服务、卫生消毒、疫情排查、心理咨询以及医护人员子女课业辅导……哪里需要,哪里就活跃着志愿者的身影。

  人口密集的城区,他们冒着感染风险上门排查,处置危险,严格消杀;广袤的农村乡镇,他们冒着严寒,置身卡口,长时间把牢阵地。在南京苏州等地,还有一群肤色各异的外国志愿者,操着不熟练的汉语,热心地进行疫情防控咨询宣传工作。哪怕“白加黑”“5+2”是志愿工作的常态,这些人也依旧一腔热情,毫无怨言。

  几乎无人不曾接受过他们的服务,却无人看清他们口罩下的脸庞,这种不求回报的奉献,不分对象的给予,不是雷锋精神又是什么?

  从“00”后值班人、93岁的“守门人”,到3736名江苏高校学生志愿者、520多万注册巾帼志愿者……平常的数字,记录了不平凡的付出。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志愿者,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各条战线上,把党旗、团旗、国际友好和平之旗高高举起,让人们于疫情的打击中看见希望,于抗疫的疲惫中感受温暖,对“守望相助”这四个字产生前所未有的体会。他们,当然就是雷锋精神的当代代言人。

  生于和平、长于盛世的一代人,对牺牲、无私这些词语总缺乏一份感性认识,对崇高、伟大这些赞美也难免存有几分保留。也许“雷锋”精神还会在今后不同时代、不同情境中面临新的审视,但经此一“疫”,作为被成千上万的志愿者服务守护着的普通人,我们都亲眼见证了公而忘私、奋不顾身、助人为乐等等品质如何合零为整、抚慰人心,我们也都应当毫不吝啬地表达对他们的感谢和赞美。

  患难见真情,患难也见真理。疫情如暴虐的命运之锤,粉碎了无数人间美好,如果说痛苦见证了人类个体的脆弱,那么它也教会我们舍小我、为大我,教会我们懂得守望相助的集体,必定强韧而生生不息。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