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田勘
(作者张田勘,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学者,媒体人;本文系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今天(3月3日)是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今年的野生动植物日注定要与新冠肺炎疫情联系起来,因为这一传染病被视为动物源性传染病。
2月29日,《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联合考察报告》发布。报告称,对nCoV-19的全基因组序列和已有的其他β-冠状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一致性比对后显示,该病毒与蝙蝠携带的SARS样冠状病毒RaTG13株全基因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为96%。
这表明,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种动物源性病毒,蝙蝠似乎是该病毒的源头宿主,但中间宿主尚未查明。
新冠肺炎的暴发和流行使得人类社会把焦点都聚集到蝙蝠身上。此前,2003年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源头宿主也追溯到蝙蝠。蝙蝠似乎成为一系列疾病的源头。在此情况下,人们如何对待蝙蝠既考验人类的理性和科学认知,也体现人类对待其它生物的态度。
今年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的主题是,维护地球所有生命。这个主题的内涵是,维护所有野生动植物的生存,也是在维护人类的生计。同样,那些被视为威胁的动物也应该受到保护。
现在,蝙蝠被视为对公共卫生的一个重大威胁,在人们心目中变得“臭名昭著”,甚至狰狞可怕。以往的情况表明,这往往是动物面临灭顶之灾的先兆。2003年,人类曾经大规模扑杀过果子狸。多年前澳大利亚也曾发生多次疫情,事后查出,果蝠是这一病毒的天然宿主,马是中间宿主。这导致了对蝙蝠的大规模杀戮。
但是,如果从更为广阔的视野去看,人们就有太多的理由要与蝙蝠和平共处,而且还要善待它们。大量科学研究表明,蝙蝠对人类有多种功劳,而且首先是在保护人们的健康上有巨大作用。
一只蝙蝠能在一小时内捕获1000只蚊子,这有助于减少疟原虫等虫媒病毒的传播。蝙蝠主要以昆虫为食,每年夏天在全球要吃掉数十亿吨昆虫。仅在美国,蝙蝠每年就能为农民挽回大约230亿美元的农业损失。此外,大量吃昆虫的蝙蝠也能让农民减少杀虫剂的使用,既能保证粮食安全,也减少了人们的患病风险。在欧洲的伊比利亚半岛,人们少量放置蝙蝠房,每英亩(约6亩)土地只需吸引5只蝙蝠定居,就能够避免在稻田中喷洒杀虫剂。
另一方面,蝙蝠还可以帮助作物授粉、传播种子,提高作物产量。从香蕉、芒果到桃子、榴莲,可供人类食用的热带水果中约有70%是以蝙蝠为主要传粉媒介或种子传播者的。果蝠通过授粉和种子传播为人类贡献了450多种商业产品和80种药物,如龙舌兰、仙人掌和猴面包树等。
此外,蝙蝠还有一个潜在的巨大功绩并不为人们所注意,即保护生态安全。东南亚地区的红树林可以防止洪灾和海水侵蚀,也能提供木材、木炭,保护渔业繁殖场,并且是多种野生动物的主要栖息地。而红树林就是由蝙蝠授粉形成的。另外,蝙蝠也是热带被毁弃森林的主要再造者。热带森林再生所需的第一批“先锋植物”的种子,95%以上都是由蝙蝠传播的。另外,从蝙蝠洞穴中收集的粪便也是农作物的最好肥料之一。
所有这些都表明,蝙蝠是人类的好朋友,即便它们携带有多种致病微生物,功也大于过。何况,蝙蝠致人患病的主要责任也在人类。
人类对蝙蝠并不友好,反而把它们作为食物和药材。在亚洲和环太平洋部分地区有食用蝙蝠的习惯,还有人认为蝙蝠可以治病。
在食用、药用的过程中,蝙蝠身上的多种致病微生物就会不可避免地转移到人身上,或者转移到人类捕获、养殖的其它动物身上。这大大增加了人类感染的风险。
因此,只要人类不食用蝙蝠,也不用蝙蝠来制药,与它们保持距离,就能远离那些致病微生物。憎恨甚至想消灭蝙蝠,并没有必要。我们完全可以与它们和谐相处,让它们持续、更好地帮助人类。这也是对“维护地球所有生命”这一主题最好的诠释。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