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硬核科普:病毒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如何应对?

2020年02月10日 12:18:43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荔枝特报专稿  作者/张田勘(《百科知识》杂志副主编,曾任职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

  一个引发争议的消息出现了:新冠肺炎病毒除了通过接触传播、飞沫传播,还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对此,不少网友瑟瑟发抖,表示“再也不敢开窗户了”“只能选择蹲在家中不出门”。

  对于这则消息,国家卫健委迅速回应,2月9日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了一系列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对于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的最新解释是: 

  这个解释的含义是多方面的。 

  既然要进一步明确,也就意味着气溶胶和粪-口这类途径是有可能传播的;但同时可以反过来看,并非就一定会传播。

  说起来可能有点绕,但科学需要这样的严谨。这种开放性和不确定性的态度在科学上的意义是,人们的认知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点到面的,而且需要时间来进行重复性的验证,最终才能得到一个确定的结论。

  从目前的研究结果和证据来看,空气中存在着气溶胶并传播新冠病毒的可能性较大,或者说证据较强。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空气,都含有吸附或包裹着各种微生物的气溶胶,也称为生物气溶胶,其中的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等。

  当然,空气中更多存在的是非生物气溶胶,也即在空气中稳定分散悬浮的液态或固体小颗粒。比如,人们在出租车中闻到很大的烟味,这就是上一位乘客吸烟而遗留下来的气溶胶颗粒。它们虽然可能不含致病微生物,但同样损害健康和致病。

  生物气溶胶也并不一定传播疾病。一方面,要看生物气溶胶中的微生物是否为致病性的;即便有致病性,也要看是否还有致病的活性和能力。其次,生物气溶胶的传播距离有多远。

  另外,在开放的空间和良好的通风条件下,气溶胶中的病毒浓度会迅速降到很低水平,感染他人的可能性也会降低,从理论上看,只是小概率事件。即便宁波披露了一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被感染者仅与确诊患者近距离待了15秒,也不能确认是通过气溶胶、还是飞沫,抑或是接触传播的。因此,气溶胶传播,目前证据不足。

  这种不确定性带来了人们行为上的两难。不过, 

  除了减少出门、不聚会、外出戴口罩外,尤其要注意密闭空间中的气溶胶传播,如会议室、汽车、电梯等空间,因为在这样的空间相对空气不太流通,气溶胶存留的时间较长,浓度也大,增加了病毒传播的几率。

  至于开窗通风还是必须的,因为气溶胶即便有,从室外传到室内的概率也较小,并且气溶胶也会沉降,只要用消毒液拖地、擦桌子,就可以防范。总而言之,对于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