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闻讯 记者/王烨
斯洛文尼亚位于中欧南部,毗邻阿尔卑斯山,与意大利为邻,是一个站在欧洲十字路口的魅力国度。
斯洛文尼亚的地理位置
虽然它的国土面积仅为20273平方公里,但却拥有无数宝藏:世界已知最古老的乐器地维巴贝骨笛诞生在这里,第一位拍摄人物照的先驱者雅奈兹·布哈尔生长在这里......勤劳智慧的斯洛文尼亚人创造出了不可胜数的精美玻璃、陶器、纺织品、蜂箱画,为人类文明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等等,问题来了,难道要跑去斯洛文尼亚才能看到这些珍宝吗?
不不不,斯洛文尼亚国家博物馆馆长带着国宝们来南京了!
1月18日,由斯洛文尼亚国家博物馆、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南京市博物总馆、南京市博物馆承办的“欧洲十字路口的印记——斯洛文尼亚珍宝展”在南京市博物馆多功能展厅开幕,140件套斯洛文尼亚珍品远渡重洋,展现在南京朋友面前。
斯洛文尼亚国家博物馆馆长芭芭拉·拉夫尼克介绍道,本次展览每个章节的主题设计都围绕着某种特定的材质,譬如陶器、玻璃、纺织品、蜂箱画等,按照创作的时间顺序,从馆藏最珍贵最古老的考古器物,到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帮助参观者去感受这其中技术和审美的变迁。
既然是斯洛文尼亚的国宝级展品,那到底有多耀眼呢?下面就跟着荔枝文艺课课代表一起去看看吧。
一进入展厅,课代表就被这件宝物所吸引:
这件骨笛虽然只剩下短短一段,但依然遮挡不住它厚重的历史感和不俗的文艺气息。这是迪维巴贝骨笛,由距今6万年的尼安德特人发明的,芭芭拉馆长特别强调:“6后面有4个0哦,是6万年前的骨笛。”要知道,中国发现最早的乐器——贾湖骨笛距今也才八千四百余年。
1995年考古学家在伊德里亚地区附近的迪维巴贝洞穴中发现这支骨笛时,旁边还有尼安德特人用于打孔的石器,实验表明这支骨笛是人类手工打孔,用熊左臂的骨头制成的。
虽然是人类很早期的创造,但迪维巴贝骨笛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乐器功能,据了解,用它可以吹奏出斯洛文尼亚国歌、贝多芬的乐曲等很多复杂的曲子。
第二件重量级文物是万斯之桶,创作于公元前五世纪,即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它的表面有三种人和动物的纹饰,中间的纹饰是一个人手持双头权杖即将登上王位,象征着统治的权力。整个纹饰描绘了铁器时代统治者的祭祀场景,以求借助神的力量将统治权合理化维护世界秩序。据了解,斯洛文尼亚国家博物馆的馆标就取材于万斯之桶的纹饰。
在带着课代表逛展的过程中,有一组宝贝被芭芭拉馆长反复提及,那就是这一组蜂箱画:
芭芭拉馆长认为蜂箱画和中国的壁画具有相似性,斯洛文尼亚的蜂农把蜂箱板当成天然的画布,用鲜艳的油料描绘民间故事和风俗,形象有趣。
佩根和兰伯尔格之间的格斗 蜂箱画
这幅蜂箱画记录了斯洛文尼亚人民反抗封建统治的情景。反抗的过程被描述为两个士兵的格斗,蓝布尔格和佩根分别代表好人和坏人。左边被两个恶魔簇拥着的就是坏人佩根,他们手持宝剑冲向对方。
圣弗洛里安 蜂箱画
这幅蜂箱画记录了蜂农心中的防火神。对蜂农来说,防火和防水是至关重要的,画面中的人叫圣弗洛里安(传说中的防火神),他经常被描绘成一个用水桶灭火,拯救房子和村庄的士兵,对蜂农具有保护意义,几乎每一个养蜂场的蜂箱上都有圣弗洛里安的形象。
除了以上的珍宝,下面这些精美的玻璃制品、蕾丝和陶器也美得不可方物。
斯洛文尼亚拥有丰富的玻璃制作原料,同时,斯洛文尼亚人也极具想象力,在他们的创造下,玻璃制品成为了当地的一大特色。
这是一串来自2600年前的玻璃项链。
梭结蕾丝
上图不是一般的服饰蕾丝,而是斯洛文尼亚人引以为傲的梭结蕾丝,梭结蕾丝由纯手工编织、工艺复杂,精美异常,于2018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看完这场展,课代表不禁感叹,人类文明的长河,正是因为身处其中的各国对文化遗产的悉心保护才能源源不断地流淌。
据悉,这场展览将持续到3月15日,想要一睹斯洛文尼亚珍宝的小伙伴们快去南京市博物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