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州市东翼,有一座拥有千年历史,上可追溯至良渚文化时代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焦溪,亦称为焦垫。荔枝新闻在1月18日上午10点开始直播,主持人梁瑄、康娜兵分两路,带大家在枕水而居的焦溪漫步,穿行在古镇的长街短巷间,像是走进了古老岁月里,这里的居民,保留和延续着他们传统的生活习俗,这里的江南不仅有粉墙黛瓦、还有“会唱歌”的黄石半墙……重拾旧时过年味,江南寻古在焦溪。这次直播实时观看量高达60万+,错过了这场直播?没关系,和本文一起回顾这次精彩的焦溪之旅,重拾“鼠”于我们的旧时年味。
枕水焦溪
初到焦溪,锣鼓队、舞龙队和舞蹈队从中市桥往红星桥行进。欢乐的气氛中,主持人梁瑄邀请到了古镇的王益中老师介绍舞龙表演:“焦溪有两条‘龙’,一条是龙溪河,还有一座卧龙山,焦溪古镇的居民们每到过年时,就用舞龙表达自己对新春的祝福。”
焦溪人杰地灵,龙溪河穿镇而过,上古虞舜、春秋季札在村落周边留下生活印记,是10位进士、36位秀才的故乡。朱元璋的启蒙老师焦丙挂印弃官隐居于此,设塾授徒。王益中介绍道:“据《越绝书·吴地》记载,龙溪河为江南运河原始段落之一,有4200多年的历史。相传,当年舜帝带领当地人在开掘舜河时,曾经多次来到焦溪”,为了感谢和纪念舜,焦溪人将这一段舜河称为龙溪河。
顺河北眺可以看见平板的咸安桥,南眺,挂着红灯笼的中市桥凌于河上,因为地处街市中段而得名。这座桥最初建于1755年,咸丰年间重新整修,桥面和栏杆由金山石砌成。
在另一边的三元桥上,主持人康娜正在向“龙溪河畔志愿者”协会的刘兴产会长请教三元桥的历史。据刘会长介绍,清朝初年,南下塘的望族承家有一个女儿嫁到河的西面,为了方便母女团聚,承家在原焦溪粮管所前造一座桥,取名张小娘桥。待到乾隆初年,焦溪更加繁荣,街道延伸至张小娘桥南,乡里就选定在此基础上修建一桥,桥名从在京任职的奚寅之意——三元桥,寓意连中三元,希望乡里人才辈出。
三元桥古朴美观,有很高的艺术价值,1988 年11月被武进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控制单位,2008年2 月被公布为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焦溪古桥群包括三元桥、青龙桥、咸安桥、中市桥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边走边聊,刘会长介绍道,焦溪的格局形成于元末明初时,保存完整,沿龙溪河临水现存“四桥、五街、十三弄”,历史特色浓郁,是江南山水兼备、风貌格局完整、明清商贸典型的代表村落。
焦溪的墙十分有意思,下半部分由许多黄色的石头砌成,非常的厚重古朴,有一种浑然天成的美感。镜头切回主持人梁瑄,她邀请了焦溪古镇的导游刘涵霖来介绍这种特殊的“黄石半墙”。
在一座典型的黄石半墙旁,她介绍道:“这个建筑建于清末民国初,大门是典型的石库门样式,用金山条石砌成。墙体由黄石砌成,用铁搭与柱子扣住加固。整座房子美轮美奂气势宏大,门上雕花精美细致,保存完好,是黄石半墙房子中很有代表性的建筑。房屋上端有圆形或六角形月洞,具有通风、采光、赏月的功能。”
之所以采用黄石,是因为黄石拥有质硬身重的特质,来洪不跨、有潮不朽、遇烧不透、被盗不易,可以起到御洪、防潮、阻燃、止盗的作用,这是焦溪人在长期遭遇水患、火灾和盗匪、江匪盗扰后得出的智慧。据调查,焦溪古镇核心区内的传统建筑,运用黄石半墙砌筑的占73%以上。
焦溪目前保存的黄石建筑大多为清朝早中期,历经风雨沧桑,守护着一方的平安。
美味焦溪
看完了焦溪的流水、古桥、黄石半墙,主持人带大家一起走进焦溪寻常百姓家,品尝一下美味焦溪。
在糕团店,王益中老师和主持人康娜一起了解焦溪人情有独钟的团子。店主边工作边展示介绍工具,“过了腊月初十,焦溪人就开始淘米、舂粉、做团子了。”王益中进一步介绍道:“为了让大家吃团子时轻而易举地选择到自己喜欢的馅心,焦溪人在团子的形状上有一条不成文的约定:尖头的洗沙馅,捏鼻头的萝卜馅,滴溜滚圆的青菜馅,一成不变,始终如一。过年做团子,出笼后还有一道程序——即用筷子蘸着食红在团子上点一个红点,焦溪人称之为“点红”,祈盼来年生活红红火火。”
除了团子,焦溪的“糕”也很出名。“糕”与“高”谐音,焦溪 “三块糕”,久负盛名:一是“松糕”,九月初九重阳节必备的点心,因此又称之为“重阳糕”;二是“印版糕”,三是“脚踏糕”,相对于松糕和印版糕,脚踏糕更具有焦溪地方特色。
这不,前面正有一家老字号的脚踏糕店,店主正在制作。过去,一般用稻草编织的米屯盖头平放在布包上,人站在稻草盖头上反复踩踏,使松软的米粉变成坚实的米糕,这就是“脚踏糕”的由来。主持人亲自踏上塑料板,体验这10-15分钟的踩踏如何使布包里的米粉变成一块大糕。
除了糕,焦溪有两块饼比较出名,一块叫“油酥饼”,一块叫“韭菜饼”,王益中老师带着大家到前面不远处的小巷子里寻找焦溪人吃腻头、吃羊汤时,必不可少的一个食材。
原来是一家豆斋饼家庭作坊,一对老夫妻正在制作,并热情地与主持人交流豆斋饼的制作过程,邀请主持人亲自尝试。大爷今年72岁了,专做豆斋饼已有48年,一天能做150斤,古镇上的羊汤馆都用的他家的豆斋饼。
除了配菜,大菜自然也不能少。快到中午了,走到焦溪东街殷家弄11号,一股酒香扑面而来。居民向主持人介绍米酒的制作过程以及酒糟,“酒糟有两大作用,一是作为焦溪扣肉的垫底;二是用来调烧酒。”
压轴的,正是焦溪扣肉。品尝刚蒸好的一块焦溪扣肉,入口即化,肥而不腻,肉质鲜美,而且既有肉香又有淡淡的酒糟香,和普通扣肉的味道真的完全不一样。男主人揭开其中秘诀:“独家秘诀,就在这个选材和制作工艺上了。焦溪扣肉的不二食材是五花肉,原因是五花肉夹精夹肥,吃起来口感比较好,而且必须是产自焦溪的二花脸猪。”
讲到这个二花脸猪,可与焦溪有着很深的渊源。它最早是生长于周边山上的野山猪……最终形成了这种产仔率高、母性好、耐粗饲、肉质鲜美的良种猪。1954年由全国著名养猪专家张照定名“焦溪猪”,后来被归并太湖猪类群名“二花脸”,这还是国家农业部明令禁止出口的唯一“国宝级保护猪种”。
走进厨房,主持人与女主人互动,交流扣肉的制作过程。“制作焦溪扣肉主要有煮肉,架肉,蒸肉,扣肉这四个环节……”看完整个过程,主持人梁瑄不禁感慨:“绝佳的食材,独特的制作工艺,造就了这碗有灵魂的焦溪扣肉,如果你来焦溪,这道菜绝对会让你不虚此行。”
风情焦溪
吃饱喝足,镜头转向另外一边,小剧场里正在上演锡剧,主持人康娜在戏院听戏。过年的时候,古镇的人们到戏院里听上一出戏,就是过年的仪式感,这也是小镇过年必不可少的民俗之一。
焦溪古镇龙凤呈祥戏迷协会两位负责人给大家介绍,焦溪人对锡剧情有独钟,解放前就建了焦溪大华大戏院。焦溪人不仅喜欢看锡剧,而且喜欢唱锡剧,去年,焦溪古镇的300多名戏迷成立了 “龙凤呈祥戏迷协会”。为焦溪古镇,协会专门创作了锡剧《焦溪古镇好风光》。
除了听戏,春节前,焦溪老百姓还会聚在一起写春联、吟古诗,也是非常热闹。在焦溪古镇申遗办公室院子,大家聚在一起写春联,王益中介绍焦溪历来有崇文重教的传统,与书院文化密切相关。
“唐大历年间鸟巢禅师在焦溪镇东的鹤山下芦岐村造庵修行,大诗人白居易曾经慕名到访此庵,其实这就是焦溪教育的雏形。从乾隆至光绪年间,焦溪地区较为出名的书院便有舜山书院、鹤峰书院、高山书院3所。”
而提到焦溪的文化氛围,不得不提的就是菊花诗社。诗社由清朝的承越等发起成立,参加者有程一斎等二十余人,其中半是承越的学生,半是承越的子侄。有一年秋天,他们在焦溪鹤麓楼堆菊、赏菊,以菊为题,即席唱和。随即,结集刊印,取名《菊社吟草》。此举开创了古镇诗词结社、出集的先河,成为焦溪诗词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在现场,主持人和古镇诗人、书法家交流,并体验写春联,为居民们送新年祝福。“来江南水乡,过热闹大年”,主持人的春联写好了,直播也在喜庆的氛围中告一段落。
与江南名镇相比,焦溪似乎低调许多,但要说江南水乡的韵味,焦溪却不让分毫。这座原生态的古镇里有着一份莫名的亲切感,寻常的百姓人家里透着久违的年味,让人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