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新语丨校园心理问题如何解 政协委员来支招

2020年01月17日 15:14:03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记者/黄路莹 王烨  摄像/夏天 视频/杨雨薇 奚欣晨

  近年来,校园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一组数据显示:

  苏州某职业学院2019年入学新生当中,有近三分之一学生存在心理问题;

  江苏某艺术学校2019年入学的三百多位新生中,有四十几位学生出现心理障碍,轻度的需要接受心理辅导,严重的无法完成学业,只能退学;

  在南京某医药类大学,临近考试季、毕业季时,会有学生因承受不住压力出现情绪的波动,甚至不辞而别。

  人们对校园心理健康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2019年7月24日,中国青年报曾针对大学生抑郁症患病情况在微博上发起调查,30万的投票中,超过两成大学生都自认为自己有较严重的抑郁倾向,25%的大学生坦白曾有抑郁症状

  什么原因导致当代学生的心理问题频出,对此又有什么缓解良方?正值2020年江苏省两会召开期间,我苏网记者就这个问题采访了三位教育行业的政协委员,邀请他们共同探讨当代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不爱是伤害 太爱又成负担 

  父母:我太难了~

  “虽然这么说,像是在为学校推脱责任,但是我认为有问题的学生背后一定是个有问题的家庭。”江苏省政协委员、苏州实验中学校长仲尧明说。

江苏省政协委员、苏州实验中学校长仲尧明

  在他接触的学生和家庭中,存在两种极端的现象。第一种是父母过度保护及期待过高。南京医科大学党委书记王长青表示,现在的很多年轻人都是在父母的庇护下长大,从小一帆风顺,物质丰裕,父母为他们清除了成长道路上的一切障碍。尽管年龄在增长,但心理状态并不成熟。一旦进入大学独立生活,遇到挫折就无法接受,选择逃避

江苏省政协委员、南京医科大学党委书记王长青

  此外,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给予的期望过高,学业上的压力、生活的管束,势必会给孩子带来焦虑的情绪。对此,仲尧明认为,家长要承担起第一任老师的责任,不要一味强调升学率、考名校,不要让孩子承担起沉重的包袱。社会上则要多办图书馆、博物馆,让孩子们课外生活有地方可去。 

  第二种情况和第一种恰恰相反。随着离婚率的不断提升,“空巢孩子”越来越多,他们大多跟着老人生活,常年缺乏沟通和交流。还有很多家长忙于事业,和孩子的沟通甚少,长此以往,孩子得不到情感的输出,就会孤独自闭,从而导致心理问题。

  解决方案→

  家长:挤出时间多陪伴;纵向比较少施压。

  营造温暖轻松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工作繁忙的家长应该尽量多挤些时间和孩子共同做一些走心的事儿,比如聊天、做家务、游玩等。仲尧明特别指出,不要让电子产品的陪伴替代了父母的位置。“在媒介接触方面,父母首先自己要放下手机,以身作则,多和孩子一起读书,带他们走进大自然。”

  同时,陪伴中的沟通交流也需要正确的方法,尤其在聊孩子成绩时,不要盯着“别人家的孩子”,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有别,能力资质也因人而异,这种比较没有意义。江苏省政协委员、泰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董建提出:“家长要反思,你给孩子寄予的期望和他自身能力符合吗?”仲尧明建议,摒弃横向比较,多纵向比较,和“自家孩子”的过去对比,有进步就表扬,退步了就找到原因、再接再厉,别把孩子压得喘不过气。

江苏省政协委员、泰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董建

  线上难自拔 线下太孤单 

  学生:我没得选~

  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脑、手机似乎成为我们生活最不可或缺的物件。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沉浸其中不可自拔。“虚拟空间多了,真实空间少了,往往心理比较封闭。”泰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董建表示:“人是需要情感输出的,如果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缺少真实的情感体验,一直处于情感输入的状态,溢满则亏,无处宣泄,心理就会出现问题。”

  但矛盾的是,脱离网络的孩子们又面临着另一重窘境:缺少同伴,太孤单。大学之前,大家被升学压力所困,埋头学习,无暇玩耍;大学之后,面临着考试、实习、就业的压力,甚至还要面对一些情感上的困扰,坏情绪长期憋闷在心中,羞于向同学老师开口,对父母讲又怕招致他们的不理解。长此以往,为学生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埋下了祸根。董建说:“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占多数,一个家庭一个小孩,孩子跟同伴之间的交流少了,容易出问题。”

  解决方案→

  学校:心理辅导、社团活动多多益善 还要与家长打“配合战”

  仲尧明说:“学校里应该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这么做一是让学生在活动中释放情绪,忘记烦闷,另外还能加强孩子和同伴之间的现实交往。”建立形式多元的社团也是同样的道理,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对缓解学业压力、增长见识有很好的作用。

  王长青认为,除了社团和活动,学校还需要配套提供心理健康辅导,当学生出现情绪困扰,而又找不到情感宣泄口时,可以及时向学校的心理老师求助,进行疏导。

  最后,还有一点非常重要,董建说:“学校和家长应该打‘配合战’,发现孩子出现严重的情绪波动,要及时沟通,共同应对。”

  【结语】

  因交通安全、邻里关系的淡漠、拐卖儿童的新闻屡见不鲜等原因,让家长战战兢兢,不敢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从小就生活在缺少同伴的孤独中。而成长过程中学业、就业、情感的压力又给他们带来二次冲击。他们面临的问题并不是个例,其实是社会大环境在校园的一个映射。依靠个人的力量去改变社会现状无疑是微薄的,我们只能学会适应这个环境,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舒适空间。当学校和家庭都在努力做出改变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学会和自己和解。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