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目标3年提前超额完成 常州垃圾分类工作跑出“加速度”

2020年01月13日 11:32:04 | 来源:常州手机台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引导公众广泛参与垃圾分类,对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常州意义重大。近年来,我市统筹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不断完善收集、运输、处置体系,成功实现全市建成区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4年工作目标3年提前超额完成。

  近日,新北区三井街道绿都万和城五区新增了一座垃圾分类驿站,驿站由智能垃圾分类箱和垃圾分类宣教中心组成。在这里,可回收垃圾被细分为金属、纸张、织物、塑料四类,居民只要在扫描口刷一下自家的智能垃圾分类卡,选择投放种类,对应的箱体就会自动打开。

  投放可回收物产生的积分,能兑换多种生活用品,让居民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生态红利”。

  2018年起,绿都万和城五区加入常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创新试点,撤除单元楼垃圾桶,设立集中收集点,并组建了一支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去年,该小区成为常州市垃圾分类实效试点小区,通过公开招标,引入第三方公司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小区一共是1900多户,经过我们5天,35名工作人员入户发卡,发了将近1350张智能垃圾分类卡当天夜里很多业主就来体验了。”新北区三井街道飞龙社区工作人员陈仑告诉记者。

  绿都万和城五区的智能垃圾分类箱投用一个多星期来,共收集可回收物1482公斤,居民参与热情高涨。去年,全市共设30个实效试点小区,垃圾分类工作逐渐从“扩面”向“增效”转变。

  市环卫处垃圾分类科工程师赵志萍表示:“出台了实效小区的考核办法,要求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准确率,到2019年底要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基本要在80%以上的水平。”

  将厨余垃圾从生活垃圾里分出单独处置,是未来垃圾分类的方向。在钟楼区五星街道星都景苑小区,垃圾收集房设有专业处理设备,将厨余垃圾就地生态处理,24小时减量可达95%以上,日处理量达200公斤,处理全过程没有污水和臭味产生。

  我市从2017年开始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到2020年,常州市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覆盖率要达70%。目前,常州该项指标已达95%,实现了4年工作目标3年超额完成。下一步,我市将注重引导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让环保意识成为百姓的行动自觉。

  “2020年我们垃圾分类设施配置会进行扫尾工作,2020年,城市建成区要实现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农村的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也要达到80%以上。”赵志萍表示。

  (来源:常州手机台 编辑/沈源)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