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导师崇高、师娘优美”,学术失范的背后是什么?|荔枝时评

2020年01月13日 12:43:07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西蒙 

  (作者西蒙,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中国青年报》评论员,专栏作者;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日前,一篇名为《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的论文引爆网络舆论。这篇文章发表在专业学术期刊《冰川冻土》上,与其说是论文,不如说是披着学术外衣的谄媚之作:作者在文章中用看似“学术”的语言极力吹捧了导师和师娘的“伟大”,正如论文摘要所言——“阐述了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描述了他们携手演绎的人生大道”。

  据了解,被吹捧的导师正是刊文杂志的主编、冻土学家程国栋。据媒体最新消息,程国栋表示,自己已请辞《冰川冻土》主编一职,并向公众致歉。但作者徐中民依然认为,自己这样写“不只是自然表达,有更深层的含义”,并否认刻意吹捧导师。虽然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些内容不只是一般程度上的“吹捧”,已经近乎毫无顾忌的谄媚了,如果普通人被别人如此肉麻地赞美,恐怕要羞红了脸。

  “崇高感与优美感”本来是西方美学史上的重要概念,康德曾写过《论优美感和崇高感》一书,这是被誉为“三大批判”之外的又一个重要理论。将美学概念用于吹捧导师和师娘,不仅是学术概念上的“误用”,更违背了学术研究的客观性与真实性原则。可以说,这样的“论文”不仅毫无学术性可言,也突破了民众接受的底线,成为舆论场上又一个被抨击的学术失范事件。

  舆论对此荒诞现象的批评是必要的,但不能止步于此,还要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一个受过高等教育与专业训练的学者,竟然不知道基本的学术规范?竟然看不出来这其中的过度吹捧?这显然不合情理。在这篇奇葩论文背后,学术“利益共同体”恐怕扮演了重要角色。

  纵观古今学术史,不同师门形成的学术派系之间争斗不休,而师门内部则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结构,甚至是等级。在今天,一个师门不仅是一个学术圈子,往往也是一个利益共同体。附着在上面的,不只是学术研究上的相似旨趣与思维方式,还有人脉资源、课题经费等切身的利益。之所以会出现盲目吹捧导师的奇葩现象,从根本上讲,还是利益关系在作祟,是“屁股决定脑袋”的又一典型案例,也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的极端呈现。

  学术共同体应该有助于学术研究与创造,而不该沦为打着学术旗号的利益共同体。否则,在这个框架下,学生对导师强烈的依附关系,难免会导致师生关系的异变。从这个意义上讲,此事中学生过度吹捧导师,与那些饱受诟病的导师“控制”学生事件,可谓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如果不能斩断其中的利益纠葛,就很难避免类似事件的再度发生。

  其实,学术圈内人未必不知道论“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这样的奇葩“研究”,但囿于利益的考虑,还是选择了表面上的一团和气,很少主动“打假”。与之前一些学术失范事件被曝光类似,此事的传播路径依然是“自媒体爆料——主流媒体介入——全民讨论”的模式,这固然说明舆论监督力量之大,但也说明学术圈内部“大义灭亲”之罕见,内部自我监管之困难。

  既然此事已经成为公共话题,学术界不妨借此深入反思师生关系的合理表达——在一个师门里,学生赞美导师即使在所难免,也要尽量保持客观理性。正所谓“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只有站在纯粹学术立场上的研究才是立得住的,才是真正对导师、对师门的声誉有利的。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