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闻讯 记者/李瑶 自1985年第一家台资企业落户江苏,30多年来,江苏已成为大陆台商投资最活跃、两岸交流最频繁的省份之一。而位于江苏东南角的昆山,开放时间早、经济活力强,成为是名副其实的台企沃土、投资高地。12月26-27日,荔枝新闻记者与来自两岸的十余家媒体在昆山一同走访台资企业,感受江苏对台企台胞服务的温度、惠台措施的力度。
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展示馆
惠台“红包”密集发放 江苏台企台胞获得感满满
去年年初,中央发布“31条惠台措施”,涵盖产业、财税、就业、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为台资企业、台湾同胞提供各项便利措施。同年9月,江苏也出台了“76条实施意见”,涵盖了积极支持台资企业提质增效、拓展苏台两地人才交流与合作、深化苏台两地社会文化交融、为台胞来江苏学习、就业、创业、生活逐步提供同等待遇等四部分,让台胞在江苏投资有安全感、生活有幸福感。
今年11月4日,中央惠台政策再升级,推出“26条惠台措施”,“同等待遇”成为关键词。一方面着力为台湾企业提供与大陆企业同等待遇,包括同等参与如重大技术装备、5G、循环经济的投资建设,同等享受如融资、贸易救济、标准制订的政策;另一方面也为台湾同胞提供包括与大陆居民享受同等购房资格、可在中国驻外使领馆寻求领事协助等生活、学习方面的同等待遇。江苏各地则“量身打造”地方性的惠台政策,其中,台资投资最为密集的昆山市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大力支持台企就地转型、科技惠台、台企人才培养。
昆山沪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彭祺炜
昆山沪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台资企业,总经理彭祺炜告诉记者,惠台政策的出台,鼓励了台资企业的发展,也让他们的企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型,“政府在税收减免这方面,实实在在帮助企业节省费用来做转型升级,为企业在研发和技术整改方面做后盾。而在企业从人工向自动化转型过程中,政府的补贴也给了很多的帮助,转型后我们企业能减少15%的人力成本,产出也更有效率。”
“大陆对于台企服务可以说是‘一条龙’服务,我觉得这一点很好,从中央到地方,服务意识很强。在台湾企业需要帮忙的时候,都会有人来处理,从头到尾都对接得很好。”对于大陆对台资企业的扶持,优德精密工业(昆山)股份有限公司营销副总张智伟赞叹不已。
环鸿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昆山厂董事总经理 林大毅
惠台政策的密集出台,除了台资企业受惠,在大陆工作的台湾同胞也得到了很多优待。环鸿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昆山厂董事总经理林大毅表示,“在人才政策方面,台籍人才可以在大陆享受很多国民待遇,比如购置房产,这样台胞在大陆生活更安心更有归属感。”林大毅告诉记者,他已经来大陆20年,目前一家祖孙三代都在大陆生活。
昆山莱恒洁净材料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范志旻
昆山莱恒洁净材料有限公司市场总监范志旻来大陆10多年,他表示,大陆政府为台胞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不管是‘31条’还是‘26条’,让我们可以在这里安居乐业,我们的学历和经历都被承认,可以在大陆持续发展。两岸的同胞应该携手创造美好未来。”
据了解,从1990年第一家台资企业落户以来,昆山累计批准台资总额600.6亿美元,昆山地区生产总值的40%都是来自台资企业的贡献,常年工作生活在昆山的台胞台属达10万余人。昆山取得如今的耀眼成绩,离不开台资企业,也离不开台湾同胞。
质态进一步提升 苏台经贸继续“结硕果”
今年,苏台经贸合作保持平稳发展,吸引利用台资连续15年保持大陆前列。据统计,今年1-10月,江苏全省新批台资项目627个,同比增长超过25%,协议利用台资66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53%,总投资千万美元以上台资项目99个。截至今年10月底,江苏累计新批台资项目超2.8万个,实际到账台资近800亿美元,总投资千万美元以上项目超过6300个。
座谈会现场
26日,在昆山举行的两岸媒体交流座谈会上,江苏省台办副主任孙继兵表示,今年苏台交流合作的最大特点是“质态的进一步提升”,孙继兵认为,质态的提升表现在多方面:高新技术制造业项目进一步集聚,如台积电在南京江北新区的落户,集聚了一系列集成电路产业项目;截至今年9月,落户江苏的跨国公司总部、地区功能性总部近300家,台资企业占比20%左右;有扩大产能、转移需求的台资企业有序地向苏中、苏北地区转移。
台资企业厂房
谈到2020年加强两岸交流、苏台经贸合作的工作展望,孙继兵表示,明年将继续扩大苏台产业合作,特别是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江苏主导的产业上,加强两岸企业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将继续以落实惠台政策为抓手,助力台资企业提质增效,让企业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同时,帮助更多台湾青年在江苏实习创业;加强两岸的文化、教育、工会、旅游等领域的交流;进一步加强对台商合法权益的保护。
惠台政策犹如千树花开,“政策红利”让台企台胞扎根江苏,更有获得感、成就感,而作为“台资高地”的江苏,也努力向着“台智高地”转型,实现苏台经贸的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