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刷单党”遇到“羊毛党” 法律究竟保护谁?

2019年12月26日 21:11:47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网络购物中,“刷单”和“薅羊毛”这两种行为的存在,让普通消费者头疼不已。近期宿迁市中院审理的一件网购合同纠纷案就同时遇到了这两种情况。

  1元购得万元热水器  这个原告不简单

  邬某在某网络交易平台上从某能源公司网店中先后以1元单价购买4台、4台、4台、8台空气能热水器,共计支付20元货款加1元运费。某能源公司迟迟不发货,还在最后一笔订单完成半个月后以“产品已停产”为由将邬某支付的21元款项原路退还。一年后,邬某诉至法院,要求某能源公司按约交付20台空气能热水器,如不能交付,则赔偿其损失42万余元。

  某能源公司到庭应诉辩称,因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导致1.5万元至3万元的空气能热水器被错误标价为1元,邬某恶意下单,某能源公司系重大误解且已退还21元货款和运费,故双方买卖合同已解除,其不应赔偿邬某可得利益损失。

  一审法院审理后认为,某能源公司已将四笔交易订单标记为“已发货”,并登记了货运单号,故其辩称的工作人员操作失误,标错价格不能成立。而且即便案涉买卖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某能源公司并未在法律规定的1年除斥期间内行使撤销权,撤销权消灭,双方买卖合同依法成立且生效。因邬某在诉讼中要求解除合同,一审法院遂判决某能源公司按照市场价格赔偿邬某损失22万余元。

  1元价格非操作失误  这个被告也心虚

  某能源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在审理本案中对于某能源公司为何长期将万元以上商品定价为1元,且对邬某的订单登记为“发货”状态,甚至登记货运单号产生疑问,而某能源公司所作解释含糊其辞,不能自圆其说。

  二审法院遂依法调取了某能源公司在某网络交易平台上的全部交易记录。在2015年4月21日至9月26日期间共计454笔同类商品交易记录中,某能源公司长期存在以1元、40元、50元、88元、99元等不同价格销售空气能热水器的交易。证据在前,某能源公司终于承认其标价1元是其为提高商品销量排名而自导自演的刷单行为。

  “刷单”遇上“薅羊毛”  这个案件很典型

  二审法院认为,某能源公司自导自演的刷单行为违背市场交易诚实信用原则,应当承担相应法律后果。在买家不存在恶意,商家拒绝履行合同的情况下,商家应按照市场价格赔偿买家可得利益损失。

  本案中,虽然某能源公司将空气能热水器标价1元的确存在不合理之处,但并不能够确定邬某在发起首笔交易时明知某能源公司1元标价系虚伪表示,在双方首次交易中,邬某对于某能源公司订立合同的意思存在合理信赖,应以某能源公司的意思表示为准,认定双方订立的买卖合同成立并生效。如此处理也有利于规制网络刷单行为,引导网络商户诚信经营,净化网络购物环境,维护网络交易安全和网络交易秩序。

  但邬某在首次购买4台空气能热水器后,未收到货物的情况下,不仅未与某能源公司沟通以确定对方发货,还于一个半月后分三次再次购买了16台空气能热水器,其行为异于常理,加之本案并非“双11”“双12”“6.18”等重大打折季,只要稍加注意,即可认识到交易的异常性。故邬某明知和利用对方存在虚伪表示“捡漏”的心理较为明显,其再次以明显不合理低价购买的行为,显然未尽合理注意义务,因此,应认定双方之间就后三笔交易未形成订立合同的一致意思表示,后三份买卖合同未成立。

  基于此,二审法院判决某能源公司按照市场价格赔偿邬某第一次4台空气能热水器交易的可得利益损失36000元。

  “刷单”和“薅羊毛”  法律如何规范制约

  网络交易中,商家“刷单”、买受人“薅羊毛”等行为大量存在,违反诚信原则,扰乱交易秩序,均应当予以严格规制。

  为获取更多流量以扩大销售,网店以假乱真大量刷单比比皆是。所谓刷单,是指商家自行或者雇佣他人在网店中购买商品,完成虚假交易,作出虚假评价,从而提高网店的销量、商品排名和信誉度,误导其他购买者,形成欺骗消费者的假象。

  商家刷单的虚假宣传行为严重危害市场公平竞争,侵害消费者合理知情权,久而久之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互联网营销生态,对恪守诚信经营的商家进行市场挤压,扰乱网购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

  对于商家刷单行为的法律后果,一方面,商家刷单的,只要买家并非恶意“薅羊毛”,不影响双方成立合法有效的合同,双方均应依约履行合同义务;另一方面,商家或者参与刷单行为的第三方可能违反电商平台服务协议条款,构成违约,损害电商平台声誉和竞争力的,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网购的特殊性决定了对消费者权利应当予以倾向性保护,但也给投机者以可乘之机。利用商家失误大肆“薅羊毛”谋取利益的“羊毛党”近来屡屡占领热搜。海信、一叶子网店因为时间差漏洞遭到洗劫,“路人A-”薅秃“果小云”店铺的案例也历历在目。“羊毛党”业已成为网购平台的灰色产业链,如果不加规范和限制,真正因为工作失误或网站漏洞而遭受损失的网店的合法利益将无法得到法律保护。

  故而,对于“薅羊毛”行为的法律规制问题,首先,善意商家可以“重大误解”为由,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合同,不构成善意的商家,只有在“羊毛党”系恶意“薅羊毛”的情况下,才能够主张合同因并非其真实意思表示而未成立,恶意“薅羊毛”的“羊毛党”与商家之间的合同因并不成立,其无权要求商家履行合同。其次,如“羊毛党”恶意下单要求商家大额赔偿或补偿,威胁或胁迫情节恶劣的,或可能涉嫌敲诈勒索、诈骗等刑事犯罪,受到法律制裁。

  典型个案彰显法律规则  诚信方能治标治本 

  本案的典型意义在于,本案并非单一的商家“刷单”,抑或者单纯的买家“薅羊毛”,而是二者结合——商家“刷单”过程中遇上买家“薅羊毛”。本案对于如何平衡“刷单党”和“羊毛党”的利益提供了解决方案,彰显了诚实信用这一贯穿民事和商事法律行为始终的法律原则。

  商家“刷单”首先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故只要买家构成善意无过失,无论价格相差多少,商家均应当履行合同义务,交付货物或者赔偿买家损失。买家一旦超越“善意无过失”这一界限,已构成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法律不再保护其合同利益,双方合同因并非商家真实意思表示而未成立,买家无权要求商家履行合同或者赔偿损失。这一处理规则的建立,一方面,为解决“刷单”“薅羊毛”问题厘清处理思路;另一方面,进一步警醒民商事主体在网络经营和网络购物过程中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原则,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但是,法律只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任何社会秩序的建立与维持,除了需要法律这种普适性的一般性规则外,更需要根植于我们人性中的真与善作为另一种调控手段。社会的良好运转是建立在制度性规则和心灵道德秩序之上的。对卖家而言,应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把精力放在提高产品质量之上。对买家而言,若明知或应知对方是“刷单”仍故意订约,然后以对方拒绝发货构成违约为由索赔,将影响合同是否成立的认定,故也应善意订约。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杨尔希 通讯员/刘爱萍 编辑/高若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