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个写法各异的“福”字被剪刻在红纸上,分外喜庆;一米多长的剪刻版《姑苏繁华图》静诉着山塘河街相邻的旧时光;经过剪刻的虎丘风光,精致而秀美,体现了创作者的巧思……昨天(12月18日),在平江路金谷里艺术馆,苏州剪(刻)纸大师吴永林展出作品20余件,吸引市民和游客驻足参观。
吴永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剪(刻)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据他介绍,苏州剪(刻)纸是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细腻秀美、精致严谨、立体感强。过去,结婚的新房和嫁妆都要贴上大红“喜”字或“龙凤”图案以示喜庆;春节用红纸剪成梅花、喜鹊、福寿、财神等吉祥图案装饰于门窗;吴地制作的灯彩也大多用剪纸来点缀和美化。“剪纸这门手工艺,全国各地都有,各具特色。北方剪纸以‘剪’为主,风格较为粗犷。苏州剪纸则以‘刻’代‘剪’,细节精致,因此被叫作‘剪(刻)纸’。”
和苏州大多数传统手工艺人一样,吴永林的剪纸手艺也是家传的,父辈们都是制作灯彩的行家。七八岁时,吴永林就跟在大人的后边帮衬,见得多了,自然了然于胸。
在吴永林看来,剪纸的不同风格,是不同地域人群生活习性的体现,“北方人生性豪放,而江南一带的人更为精致细腻,就像苏州的园林那般秀气。苏州剪(刻)纸充分反映了吴地人民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性格特征和审美态度等。“
为此,吴永林用心守护着这门“不朽神技”。他以最传统的阴阳刀刻法进行刻纸,所用的蜡盘与刻刀都是祖传特制,保留了传统的技术工艺。他还成立了吴氏剪(刻)纸工作室,就位于平江街道旧学前社区史家巷32号。
“对于剪纸手艺人来说,难就难在如何在剪刻中展现精致的细节,特别是刻瓦片、树叶、衣褶、河流等元素时,没有多年功力是很难做好的。此外,还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构图时阴面、阳面、景深的处理等都需要提前在脑海里酝酿,这是能否打造立体纵深感的要义。”吴永林说。
剪(刻)纸艺术是重要的中国文化符号,蕴含了丰富的民俗内容。参观者徐众称,一双巧手翻飞,一把剪刀穿梭,一幅幅精美的剪(刻)纸作品,就在吴大师的手里诞生,变成了艺术,栩栩如生。参观者孟希蕾则说,这次展览对苏州剪(刻)纸技艺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让大家认识这项非遗,接受熏陶。
吴永林表示,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到剪(刻)纸技艺的传承和学习中,通过不断创新,让这门艺术更广泛地服务于生活,让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