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基层减负要“把关”更要防“过关”

2019年12月19日 09:32:09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特约评论员/黄鑫

  今年是中央确定的“基层减负年”,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党中央部署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表明了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狠抓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树立了为基层松绑减负、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的实干导向。在这一年里,各地区各部门紧紧围绕“基层减负年”相关要求,重点对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进行排查整改,许多基层干部切身感受到会议少了、文件少了、督导检查少了,名目繁多的“责任状”也少了。

  同时,心存“过关”思想,没有将“基层减负年”的要求落到实处,让基层陷于文山会海,以“超负荷”状态运转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以“白头文”代替“红头文”,统计范围内的文件少了,统计范围外的文件多了;有的通过微信、QQ等安排工作,基层工作量不降反增;有的把工作从“线下”搬到“线上”,业务系统、工作APP、学习软件处处记分排名;有的以“并会”代替“减会”,把全局性会议改为推进会、座谈会、讨论会;有的用“调研”代替“督导”,变换督导检查考核名目;有的动辄问责通报,给基层施加压力……

  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必须从“根”上抓起,从“本”上治起。为基层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治标也要治本,既要从源头上挖病根、割毒瘤,又要从制度上除弊病、转作风。除了限制开会、发文、检查的数量,还要避免陷入用形式主义解决“形式主义”、“越减越负”的怪圈,防止出现形式主义隐形变异的新问题,真正把好关口、扎紧笼子,让基层减负落得实、让基层干部得实惠。

  要提高政治站位,把好“思想关”。 “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从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充分认识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极端重要性。坚持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作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正风肃纪、反对“四风”的首要任务,聚焦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敢于担当,勇于作为,以踏石留印、抓铁留痕的执着和韧劲,持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重点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使广大基层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心无旁骛、聚精会神抓好工作落实。

  要落实精文减会,把好“入口关”。 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大幅度精简文件和会议,加强对发文会议的统筹,从源头、入口处扎紧扎实。要从严控制发文数量和发文规格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一律不发,减少临时性发文;进一步提高文件质量和时效,发扬“短实新”文风,坚决压缩篇幅,防止穿靴戴帽、冗长空洞,做到简明扼要、务实管用。要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严禁随意拔高会议规格、扩大会议规模。提倡合并开会、套开会议,多采用电视电话、网络视频会议等形式。提高会议实效,不搞照本宣科,不搞泛泛表态,坚决防止同一事项议而不决、反复开会,不得举办各类论坛、纪念会、研讨会等。

  要建立有效机制,把好“制度关”。 要建立工作落实责任制,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一把手负总责,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要任务,拿出有效管用的整治措施。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突出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情况,科学合理设置指标,体现差异化要求,避免“一刀切”、“一锅煮”。改进督查检查考核办法,必要的记录、台账要看,但主要看工作实绩,不能一味要求基层填表格报材料,不能简单以留痕多少评判工作好坏,不搞花拳绣腿,不要繁文缛节,不做表面文章。创新督查检查考核方式,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优化第三方评估,提高督查检查考核的质量和效率。强化结果导向,优化提升评价方式,注重干部群众口碑和社会评价,减少对过程的教条式管控和机械式做法。

  基层形式主义问题非“一日之寒”,破除形式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功”,要从根上减轻基层负担也不能“一举成功”,基层减负依然在路上。(黄鑫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