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愿和平之光照亮人类共同命运的天空

2019年12月14日 11:32:48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特约评论员/肖余恨

  昨日,第6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凄厉的警报声连绵起伏,敲打着人们的神经,唤醒着蛰伏的记忆。在南京江东门遇难同胞纪念馆前,和平鸽双翅挥动着清朗而和平的空气,隐入到光明之中。飞向远方的思绪,在鲜花和歌声中连接着过去、现在与将来

  以“国家祭忆”的形式,将身处和平的人们代入到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中,是一种勇气。从历史中走出来,挽起无数人的臂膀,搭起一座坚固的长城,筑牢和平的堤坝,更是一种责任。11月29日上午,纪念馆的哭墙上又新增加一个名字——“周万荣”,成为第10665个名字。在紧接着的一周内,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胡信佳、金茂芝老人相继于12月4日和5日离世,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在世的幸存者只剩78人。随着这些幸存者的相继离世,那段历史将渐行渐远,远到靠回忆来打捞,都有些费力。如果不以某种方式进行连接,历史将会尘封。

  回忆的痛楚撕扯着神经,而保持必要的痛感,恰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忘来路、走向强大的一种修炼。苦难,可以成为压倒人的最后一根稻草,也可以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财富。沉缅于苦难,一定走不出阴影,成就不了伟业。只有将苦难转换为奋发的斗志,才能微笑着走向灿烂的明天。 

  苦难的历史是一堂爱国主义的教育课,也是一记鞭策国人前行的警钟。今日之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的同时,也走进了世界擂台的中心。走过那段惨痛历史,从苦难中汲取力量的中国人,更加分明地认识到:鲜血浇灌的奋斗成就,绝不能再被鲜血淹没!只有众志成城、不懈奋斗,才能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日本侵略者用战争的头盔做水壶,中国人用战争的碉堡做花坛!”今天,我们回望来路,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唤醒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饱经战争磨难的中国,更懂得和平的珍贵。苦难的历史,赋予中国和平发展的意愿,更坚定中国与世界共筑和平、同享繁荣的美好期待。2017年9月,南京成为第169座“国际和平城市”。国际和平城市协会项目执行会长弗雷德·寇兹先生表示,南京加入国际和平城市协会后,方便全世界所有国际和平城市的人们,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热爱和平、追求和平的悠久传统,也会更深地了解中国在构建世界和平城市目标中做出的努力。

  每当一位幸存者离世,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照片墙上,就会有一盏灯熄灭。劫后余生的幸存者已越来越少,但值得欣慰的是,国家公祭仪式上传来的青少年朗诵声音慷慨激昂,无数人在“默哀一分钟”中追古思今,一代代人把历史铭刻在了内心深处。82年过去了,有些变化已是沧海桑田,中国人对和平的追求和梦想却始终如一。

  和平如空气,处之而不觉,离之而不生。我们祭忆遇难者同胞,凝聚民族力量祈愿和平,向全世界宣示中国人民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呼唤全世界人民共同守卫和平,惟愿和平之光照亮人类共同命运的天空。肖余恨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