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段宗科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文化是民族的命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国家文化公园,是传承创新中华文化的有力载体。2017年5月,《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依托长城、大运河、黄帝陵、孔府、卢沟桥等重大历史文化遗产,规划建设一批国家文化公园,形成中华文化重要标识。
把“国家文化公园”与“中华文化重要标识”画上等号,事实上架构出的是具体化、客观化的文化自信。无论是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但历史文化的传承、文化自信的传递,不仅要有精神符号的抽象化递接,更需要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实实在在的具象化感知。
规划建设国家文化公园,在打造文化风景的同时,有着探索传承创新中华文化新路径、张扬中华文化自信的重要价值。《方案》强调,到2023年底基本完成建设任务,使长城、大运河、长征沿线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协调推进局面初步形成,权责明确、运营高效、监督规范的管理模式初具雏形,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成果经验,为全面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国家文化公园创新创造,书写新时代文化自信壮丽篇章的愿景已然呈现眼前。
国家文化公园不是新生事物,对于中国而言,三江源国家公园、黄帝陵国家文化公园等已经积累了一定建设经验,但是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理论研究、实践经验等方面仍然存在巨大的挖掘发展空间。坚持保护优先、强化传承,文化引领、彰显特色,总体设计、统筹规划,积极稳妥、改革创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等,这是一以贯之的必然原则,但相对于三江源国家公园和黄帝陵国家文化公园,长城、大运河、长征三大国家文化公园的性质更为特殊。
如果说三江源国家公园、黄帝陵国家文化公园是点,那么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就是线,更需要从宏观层面挖掘其整体及沿线地区的历史文化价值,做好线性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景观的保护、传承、利用。从点的建设到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特别需要以完善的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强化顶层设计、跨区域统筹协调,构建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分级管理、分段负责的工作格局,从而实现规划建设质的飞跃。
长城、大运河、长征三大国家文化公园,承载着凝聚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构筑文化自信厚重肌体的重任。在强调保护传承的同时,还需要以时代的视角强化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等重点基础工程建设,通过文化的创新融合发展,让文化不仅活起来更能火起来,不仅传下去更能驻下来。
文化是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对文化的自信,折射出对创造美好生活的无比自信。长城、大运河、长征,自强、自立、自觉,国家文化公园所展现的不仅仅是现实景观的愿景,更彰显出中国以无比自信迈向世界、迈向未来的愿景。(段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