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闻讯(记者/王烨) 舞蹈是无声的语言,它用优美的姿态承载着感情、诉说着故事。12月3日晚,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的2019年江苏省优秀青年舞蹈演员展演汇报演出在江苏大剧院戏剧厅精彩上演,为观众带来一出舞蹈盛宴。
本次展演的36个作品由专家在88部申报作品里层层遴选产生,涵盖了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现当代舞、芭蕾舞等舞种。大开大合的舞蹈、张力十足的演绎征服了现场观众,来自江苏各艺术院团和专业艺术院校的骨干青年演员们用舞蹈讲述江苏故事,绽放了江苏舞蹈艺术的无穷魅力。
多元融合 展悠长苏韵
此次展演共分为“初心如磬”、“文脉如水”、“江南如梦”三个篇章,融合水韵苏乡的戏曲、诗词、非遗等多种元素,韵味悠长。
第一篇章“初心如磐”以艺术形式回顾革命先辈的英雄业绩和新中国建设的光辉岁月。
群舞《奶奶当年》
双人舞《鎏金七月》
第二篇章“文脉如水”将江苏底蕴深厚的传统文脉与富有时代气息的创新呈现相结合,让戏曲与诗词珠联璧合,舞蹈与文学相得益彰。
独舞《戏骨》
双人舞《情系桃花》
双人舞《小夫妻》
第三篇章“江南如梦”从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就中汲取创作灵感,洋溢着水韵江苏的灵秀诗意、活力创新。
群舞《青丝绣韵》
群舞《运河岸边是我家》
群舞《扬州八怪》
用舞蹈讲故事 他们超“有梗”
青春的魅力不可估量,此次参演的舞蹈演员大多为95后,平均年龄不到23岁,他们舞姿优美、脑洞清奇,在昨晚的演出中,这些年轻舞者成功地将“穿越梗”、古今混搭、中西碰撞等潮到爆的现代呈现方式融入到演出中,一改大家对传统舞蹈的印象,让观众感受到了新生代舞者的蓬勃朝气。
群舞《奶奶当年》将影视剧里的“穿越梗”玩得超溜,它讲述奶奶为了教育玩世不恭的孙女,穿越时空将他带到过去劳动岁月的故事。对于这个精妙的设置,“孙女”的表演者同时也是该舞蹈的编舞之一马硕丹说:“最初设想是让奶奶给孙女讲讲当年的劳动场景,后来灵光一闪想到了穿越,直接让孙女亲身感受更有意思。”
孙女扮演者马硕丹
舞台上,穿着短T恤、沙滩裤的孙子“淹没”在震天响的劳动号子里,喘着粗气,和过去辛勤劳动的农民们一起割麦、劳作,场面幽默诙谐又振奋人心,这个群舞节目虽然没有恢弘的场景布置,也没有充斥着主旋律的配乐,但是演员们表现的每一个细节都在向观众传达着“不忘初心”四个字。
颇受好评的群舞《扬州八怪》别出心裁,加入街舞、现代舞元素,古今结合,突出了人物的“怪”,却并不违和于中国舞。既是编导又是领舞的周晨在接受荔枝新闻记者采访时说:“《扬州八怪》本身是古典舞节目,但是我在编舞过程中加了很多现代舞的元素,包括街舞中的popping(震撼舞),古今结合,更有张力。”
郑板桥扮演者周晨
节目中,周晨与同伴们一起,用神采各异、和而不同的舞姿,酒葫芦、花枝、画卷、毛笔、折扇等道具的巧妙运用,生动展示了“八怪”落拓不羁的文士气节,以及穷形尽相的艺术成就。
还有来自苏州芭蕾舞团的舞蹈《情系桃花》(芭蕾舞剧《唐寅》片段),极具创意地用西方的芭蕾表现东方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令人耳目一新。
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 他们一直在路上
虽然此次参与展演的演员都很年轻,但他们都已经在习舞这条路上走了十多年,是不折不扣的“老练”舞者。
练功一日不可丢,伤痛缠身在所难免,坚持十几年如一日的舞蹈,在外人看来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毅力的事情,他们为什么能坚持下来呢?面对这个问题,演员们给出的答案出奇的一致:因为热爱。
周晨练舞17年,现在依旧每天保持3、4小时的练功时间,雷打不动。独舞《戏骨》的表演者刘洁身上新伤旧痕不断,但她却认为跳舞这件事很“嗨”。刘洁的微信签名写着“把热爱的事情做到极致,便成了价值”,她也是这么做的。面对未来,刘洁想成为一名老师,让更多人学习舞蹈、了解舞蹈、爱上舞蹈。
独舞《戏骨》演员 刘洁
这群年轻演员的演出打动了现场所有观众。南京本地观众黄女士是个资深“舞迷”,她看完演出后频频点赞:“这场展演亮点很多,譬如江南大学的独舞《戏骨》,以舞现戏、以戏托舞,结合恰到好处,演员的情绪转变也把戏曲这条路上的艰辛表达出来。还有苏州芭蕾舞团的《情系桃花》用西方芭蕾去展现东方古典之美,意境很美好。通过这次展演,我看到了江苏省各个剧院的创作欲望,也了解了江苏省舞蹈人才的储备力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江苏省的舞者们会在舞蹈道路上越舞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