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精靓系统”,建立自由裁量权基准,规范执法队伍建设
住建部向全国推广城管“南京经验”
11月21日—22日,全国省级城管局长会议在南京召开,研讨城市管理执法制度建设,交流规范文明执法经验。昨天上午,与会人员走进南京市城管局及基层执法队伍,实地观摩规范化执法流程、精细化执法成效等。会上,住建部向全国推广城管“南京经验”。
规范执法队伍,软硬件齐发力
昨天上午,鼓楼区华侨路城管执法中队正在运行的“精靓系统”收到巡查员信息:“慈悲社16号水果店发现店外经营行为。”系统立即搜索并通知距事发地最近的执法队员前往处置。紧接着,通过队员随身佩戴的4G执法记录仪,系统屏幕上传回现场处置的实时画面,拍照取证、告知店主立即整改。“系统自动生成处置记录,同时存档全过程视频资料,从而实现执法闭环。”华侨路中队负责人说。
“我们下决心自主研发‘精靓系统’,背后还有一段故事。”市城管执法总队总队长赵桂飞说,曾有市民反映,某基层城管中队长每天带4包烟上班。总队现场调查发现,中队长兜里装的并不是香烟,而是市、区、街道分别配发的3部对讲机和他自己的一部手机。“当时三级系统并不兼容,指挥不畅且资源浪费。”赵桂飞说,总队历经9个月技术研发,于去年7月起投用“精靓系统”,实现了城管巡查执法电子化,并具备执法管理扁平、调度精准,执法行为全程记录、自动留存,全面共享信息、研判数据等功能。目前,该系统已覆盖全市城管执法队伍,可实现执法精准指挥,更好地服务城市、服务市民。
南京城管的规范化建设,还从队伍规范化起步。制定明确要求,使队伍在机构设置、标志标识、台账目录、内务管理、装备标准等方面“五统一”;将城管执法队伍规范化创建,写进市、区城市长效管理目标责任书,并纳入到国民经济考核。2018年底,全市11个大队、110个基层中队都达到队伍规范化建设标准。上月,《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建设规范》通过专家评审,成为南京市地方标准。
建立自由裁量权基准,执法更阳光
昨天记者来到浦口城管执法大队处理科时,副科长程雨正在处理一起渣土违规运输案件。渣土车未按照规定时间、规定路线、规定密闭要求运输,运输企业将被处以1000元到5000元不等罚款。到底该罚多少合适?只见他进入执法案件管理系统,勾选了一些案件要素,系统便自动算出处罚2000元。
为了更好地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南京城管在网上办案系统植入“自由裁量权”模块。执法人员将案件现场情况录入系统后,罚不罚、罚多少,系统自动出结果。网上办案系统全程留痕,既优化办案流程、提高办案质量,也降低了廉政风险。
市城管执法总队办公室法制科科长林尧介绍,南京城管对照100余部法律法规,完成城管执法队伍权力事项梳理后,结合日常工作实际,根据违法者主观恶意、违法性质、危害程度和案值等,制定“自由裁量权基准”。该基准根据法律法规的变化、实际执法情况及时调整,今年的版本包括市容、广告、城市照明、环卫、渣土、园林绿化、停车、市政、规划、排水共10类234项城管行政处罚事项。
市城治委公众委员、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启川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建设法治政府,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特别是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消除“同案不同罚,同事不同办”“以罚代管”等现象。南京城管执法情节细化、效果格化,而且专门做了信息化系统,值得点赞。
建起“心理健康辅导室”,注入心理正能量
2014年,南京一名城管执法队员走在大街上,突然被早点摊女摊主连扇6个耳光。身高1.8米的执法队员愣是没有还手。回忆起这起曾经的热点事件,赵桂飞依然感到心痛:“一线城管队员承担的压力、受到的委屈太大了。队员们受了气,如果无处‘撒气’,怎么办?”
2016年,南京成立全国首家“城管执法队伍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开设执法心理健康课,提供心理咨询等支持性干预;南京城管与高校合作,编写15万字的《行政执法心理管控手册》,梳理29种常见情况的处置办法,提升执法人员情绪管理能力和现场执法技巧。今年以来,《手册》已在全市6个区大队、101个街道中队进行试用,很多城管队员把其中的知识点运用到一线执法实践中。此外,城管部门还组建了心理干预队伍,进行心理干预的实践,一些区已经建立了“心理健康辅导室”。
玄武区城管执法大队有一间温馨的小屋,门上挂着“心理健康辅导室”牌子。屋内四处都是绿色的,让人感觉温馨安宁。这里有沙发、音乐按摩椅等,可以供队员们放松身心。此外,还有“心理沙盘”,队员可以在此玩一个沙盘游戏,而让心理咨询师更了解你。墙上的“沙包仪”可以让你发泄不良的情绪。
据介绍,在多措并举的规范化建设之后,涉及南京城管执法的投诉举报逐年减少,群众诉求办理水平连续34个月排名全市前三。
(来源:南京日报 编辑/徐金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