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导师的保驾护航,我的未来会更美好”
11月6日晚9点多,重庆理工大学两江校区弘远楼制图室的灯还亮着。“我先要表扬一下,最近许童和周友亮表现特别好。学习规划按时完成,并且上次制图课的作业也完成得很好。”作为6名大一新生的全程导师,王萍每周都会召集大家开个小组会。除了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状况,她还要重点帮助学生进行大学生活适应、学习方法建立以及个性化的学业规划探索。
而在重庆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像王萍这样的导师还有很多。
遵循规律,践行三全育人理念
“我是去年毕业的,现在一家企业里做设计。”唐禹奇是最早一批在“学院全员参与、教师全程指导、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是学院最早践行“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的成果。“那是2014年,我刚入学的时候,机械工程学院就已经开始努力探索了。”
提及“三全育人”,唐禹奇觉得自己受益颇多。“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对我人生影响特别大。我的职业规划和未来发展,都和‘三全育人’有着联系。毕竟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更好,而学校的培养让学生的每一步,都呈现在家长的面前。”
“‘三全育人’,首先是全员育人。通过实施新生导师、创新创业导师、就业指导导师等多维导师制,深入推进全院各序列人才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上的交叉融合,充分发挥学院教师系列、职员系列、辅导员系列、实验室系列和研究员系列等各类人才队伍优势,实现学院全体教职员工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良好协同育人局面。”重庆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书记邹霞介绍。
大学四年的每一步,都有不同要求
全过程育人,指的是学院制定了学生从大一到大四各阶段的目标和毕业时应具备的能力。
比方说,大一年级重点帮助学生进行入学适应、规划学业发展方向以及探索适合的学习方法。而在大二年级,重点引导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参与科技实践活动等。升入大三年级,重点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培养专业实践能力;指导考研学生明确目标及科研规划等。大四年级面临毕业,所以重点指导学生要完成专业实践、毕业设计,个性化地接受择业就业指导等。
在全方位育人方面,学院鼓励教师结合第一课堂的专业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灵活穿插“学习先进人物事迹,汲取榜样精神力量”、“回顾技术发展历程、激发爱国爱党热情”、“结合马列方法原理、指导科学探索分析”等环节开展“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
在第二课堂教学设计中,则重点围绕组织“全院辩论赛”以提升工科学生思辩与表达能力、举办学院体育运动以促进学生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精神的养成,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与此同时,学院还倾力打造机械工程学院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积极拓宽学科竞赛渠道,以竞赛驱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为使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学院积极引入合作企业资源,协作开展了“广汽实训营”“海尔创客营”“良信电器夏令营”等活动,让学生提前感知职场、体验企业文化。
精准滴灌,全面推行全程导师制
为让学生能够“更好、更细、更精”地得到教师的指导,机械工程学院从2019级新生开始,将导师制方案进行了进一步优化,从原来的“一个导师带一个班”调整为“一个导师带6—8个学生”,实现导师指导的精细化,形成“人人有指导,个个有规划,四年不断线”。“刚上大学挺迷茫的,也没人管,不知道干什么好。”大一新生颜小松觉得,全程导师可以从思想教育、学业指导、职业规划、求职技巧等方面给自己一个全面的指导,让自己适应学校的同时,也能督促自己更好的学习。“我相信有导师的保驾护航,我的未来会更美好。”
“其实,全程导师就是从为学生系好‘第一粒扣子’,一直指导到‘找一份满意的工作,考一个理想的学校’,在熏陶渐染、潜移默化中,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在大学四年培养中。”机械工程学院院长郭晓东表示,2014年至2017年的经验显示,导师制可以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做好学业规划,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机械工程学院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探索实施本科教育全程导师制,是“三全育人”的重要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