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闻讯(记者/李烨婧 摄影/权廉程)“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苏州,自古以来就是“小桥流水人家”的代名词。这一片江南水乡,承载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吟咏与歌诵,也因为优美怡人的生态环境而备受游人青睐。11月7日-11月8日,“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文明行”主题活动走进苏州,近距离探访苏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的生动故事。
以水为媒 打造城市绿色生活新空间
“不是阳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苏州。”章太炎夫人汤国梨女士曾写过这样的诗句来称赞素有“蟹中之冠”美称的阳澄湖大闸蟹。这里的螃蟹为何味道鲜美、驰名中外?这与阳澄湖良好的水域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太湖平原上第三大淡水湖,阳澄湖沿湖的生态环境也向来为人们所称道。
媒体团首站来到的莲池湖公园就位于阳澄湖南岸,占地面积约79万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积约20万平方米,绿化面积约43.5万平方米。据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园内的建筑密度非常低,并且所有建筑高度一律不得超过18米——园内主要种植的香樟树的高度,可以说是在绿化中找房子。
整个生态公园以水面为中心,种植大片的荷花、莲花等水生植物,配以石桥、木廊、雕塑、小品、凉亭等休闲休憩设施,通过自然、野趣、朴素的山水景观,塑造静雅、质朴的山水 “禅”的意境。
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值得一提的是,莲池湖公园还取“莲”之同音字“廉”,打造廉文化党建活动基地,在公园内放置多处廉石雕塑,通过扫描雕塑上的二维码,即可互动答题、开展定向越野等活动,寓教于乐。
同样依水而建的还有昆山大渔湾智谷小镇。这里已由过去的小渔村,逐渐转型成长为产学研一体的特色小镇。智谷小镇以大渔湖为支撑,利用周边公共绿地、沿河腹地、近河空地等水生态资源,布局科创产业,兼顾特色文化、建筑和环境,做足“水文章”。
小镇项目以“水”为笔绘就生态画卷,突出“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城市社区”三大主题。通过庙泾河生态廊道串起从研发到产业化全链条高度集成的产业集群,形成以大渔湖和文化运动休闲街区为核心,以杜克大学为主的创意交流中心和以昆山工研院、清华科技园为主的创意培育中心的发展空间格局,真正实现“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价值转化和融会双赢。
小镇里的水幕电影,内容以介绍昆曲为主
老屋活化 为工厂“遗址”注入独特灵魂
你能想象在砖窑里喝咖啡、吃西餐,甚至办一场婚礼吗?锦溪祝甸砖窑文化馆就提供了这样一种别样的可能性。祝甸村在历史上曾是金砖的制作加工地,有着悠久的烧砖历史和文化,至今村内仍保留着华东地区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的古窑群遗址。
而今天的砖窑文化馆,就是由过去的淀西砖瓦二厂厂房改建而成。90年代的时候,为了更好地保护当地环境,所有的砖瓦厂都被要求全部关停。但由于村民们对砖瓦工艺的感情,所以经过讨论,砖瓦厂关停,但建筑保留了下来。
2015年,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担纲设计下,经由改造,废弃的砖瓦厂终于迎来了新的生机。改建的文化馆基本保持厂房原有的形象,建筑内部采用生态竹木、轻钢、土瓦等材料,在光影变换中创造轻松、自然的室内环境。
砖窑文化馆内的西餐厅
目前,砖窑文化馆的一层主要用作小型主题课堂和文创书集书屋等公共开放空间,进驻了一些个性小店,比如咖啡厅、西餐厅、书屋等,二层则为砖文化展示区及相关功能配套。体验砖瓦历史,品味乡村古韵,这里的生活小资而又惬意。很多年轻人甚至还在这里办起了“砖窑婚礼”,寓意“情比金坚”;摄制组经常来这里取景;上海的一些500强企业也将这里作为召开年会和新品发布会的重要选址。
“我们锦溪虽然是一个小乡镇,但是通过这样一块区域的改造,实际上也可以作为乡村振兴的一个有益尝试,同时还实现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锦溪镇党委宣传委员赵瑜告诉记者。这样的尝试和改造,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村庄,建设家乡。
“通过这样的实践,他们会发现其实乡村里面也可以有现代化的生活,但同时它还能规避一些城市里面的弊端,比如说生活节奏太快、压力太大等等。”自主创业实现梦想追求的同时,又能反哺家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陆续回到锦溪,为乡村振兴输送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和活力。
这种老屋活化的例子,在苏州不止一处。位于相城区太平街道沈桥村的阳澄湖舟船文化馆同样是由老厂房改建而成。
2017年,沈桥村以沈桥工业园环境整治为契机,在街道的统一指挥下,全力开展“263”专项行动。在清理“散乱污”企业、复垦复耕土地的同时,还充分利用当地传统非遗文化资源优势,将空关的老厂房改造成包括阳澄湖舟船文化馆在内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如今的文化馆里陈列着苏州水乡木船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徐海林先生精心制作的各类仿真船模作品。从造大船到雕小船,徐海林先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古老的造船技艺保护和传承下去。
美环境、展非遗、化腐朽为神奇,是沈桥村一直致力在做的事情,也是苏州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