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域高原播撒医者大爱

2019年11月08日 11:33:16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安医大一附院检验科医生夏红灯在当地百姓家中走访。 受访者供图

安医大一附院心血管内科医生梁有峰在当地为患者治疗。受访者供图

  “谁在雅江河畔,留下青春的汗滴。谁在纳木措湖畔,祈祷高原的安康……”这是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安医大一附院”)心血管内科医生梁有峰离开西藏后发的第一条朋友圈。

  “这是歌曲《情满高原》的歌词,它表现歌手对家乡的深情。出发前一天,我做完最后一台手术,想起藏族同胞们真挚的眼神,想到一起工作的朋友们,心里感觉空落落的。”梁有峰感慨,“如果还有去西藏的机会,我随时准备着。”

  2018年7月,安医大一附院检验科夏红灯、普外科裴静、麻醉科姜徽、心内科梁有峰4位医生报名参加该院第四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前往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人民医院开展援藏工作。从平均海拔20米的家乡来到平均海拔3700米的山南,他们播撒医者仁心,让情怀和梦想绽放在雪域高原。

  克服与坚守

  “我一直想去西藏看看。”然而,刚到山南的第一天,姜徽就出现了强烈的高原反应。经常运动的他下楼时腿一软,差点摔在地上,脑袋两侧血管强烈的收缩跳动让他头痛欲裂、彻夜难眠。

  在西藏的300多个日夜,姜徽从来没在凌晨3点前入睡过。失眠、吃药、吸氧成了他生活的常态。为了方便急诊,他住得离医院很近,晚上从不敢关手机,害怕错过救治患者。

  一次,一位88岁的老人骨折,需要手术。医院从来没有人做过这种超高龄患者的手术。此外,老人还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合并症,能否耐受手术及麻醉有很大疑问。

  凭借冷静的判断和丰富的经验,姜徽选择了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麻醉的方式。手术后,老人家属充满感激和敬重的目光让姜徽觉得,一切辛苦与付出都很值得。“拯救一名患者,就是拯救一个家庭;拯救一名藏族同胞,就是进一步巩固汉藏民族情。”姜徽感慨道。

  一次值班时,一名全身上下被收割机切了12个口子、肠子挂在体外的小伙子被送进手术室,全身是血,血压已经快没有了。

  为了克服患者大出血和血液库存紧张的困难,姜徽利用自体血液回收机为患者回收了近600毫升的血液。经过全体医护人员8小时的不懈奋战,终于将这个30岁的年轻生命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山南地广人稀,从最近的县城开车到市区也要两个多小时,从县城送来的病人往往需要经历好几个小时的颠簸。和百姓接触时,他们的淳朴和真诚让我感动。”姜徽说。

  来到山南后,还没来得及欣赏美景,夏红灯便被高原反应折磨得头痛欲裂,她双腿无力,每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第一次感受到氧气的稀缺和珍贵。

  在山南市人民医院,夏红灯担任分管医技的副院长,要同时兼顾医疗工作和行政工作。2018年12月,一场暴雪突袭山南,为了方便群众就医,夏红灯和同事们在暴雪稍停后立刻拿起铁锹铲雪。

  寒风刺骨,任务艰巨,哪怕双手僵硬、衣服潮湿,夏红灯也没有停下脚步,她和同事们清扫干净了医院门口的路。不慎扭伤腰部后,她只是向同事借了条绑腰的带子,“不能因为一点疼痛就倒下,医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平时,夏红灯和同事经常前往贫困群众家中义诊。浪卡子县平均海拔达4500米,盘山路崎岖漫长,夏红灯不仅因为晕车呕吐不止,强烈的紫外线还导致她双颊过敏,疼痛难忍。但这样的路,夏红灯坚持走了一次又一次。

  “心血管介入手术需要在X射线的连续投照下开展,为尽量减少辐射伤害,工作中医护人员要多穿戴20公斤左右的铅制防护服。我到了藏区没多久,逐渐感觉到腰疼、腿疼,坐不住。”由于长期受到铅衣压制,梁有峰一直有轻微腰椎间盘突出。此次入藏,受到高原缺氧的影响,他病情突然加重。骨科医生给的建议是:绝对卧床两个月。

  但梁有峰依旧坚持每周二、四带领全科医师大查房,定期组织开展病例讨论。没多久,身为医生的梁有峰也尝到了“不遵医嘱”的滋味。

  这些,梁有峰从没和任何人提起过,更不敢和家人说。他偷偷做完腰椎间盘手术后的第三天,又一头扎进了援藏工作中。

  帮教与传承

  “与高原相关的心血管疾病,血管介入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心血管疾病诊治方法。”工作中,患者渴望求医的眼神,让梁有峰内心受到极大触动。“要帮助当地医院开展血管介入治疗,让更多患者体验最新的诊疗手段。”

  今年80岁的普布扎西家住山南市洛扎县,因突发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辗转到山南市人民医院。梁有峰会诊后发现,如果不进行介入治疗,患者很可能出现泵衰竭、心源性猝死等情况。

  之后,梁有峰为普布扎西顺利进行了PCI术。在与普布扎西家人的交流中,梁有峰得知,从洛扎县到山南市人民医院,虽然只有340公里,但要开7小时的车。如果市医院不能治,他们还得再去拉萨。

  梁有峰思索:“如果我没有来援藏,如果普布扎西没有来山南,她的病很可能得不到及时有效救治,我一个人的力量太有限,一定要做好‘传帮带’!”

  一年来,梁有峰和同事组织举办了西藏第一届“雅砻医学”论坛等学术论坛,成立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山南市人民医院心血管疾病远程会诊中心”。

  援藏期间,姜徽也申报了一项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科技三新项目课题,填补了山南市人民医院麻醉科的科研空白。他还首次在山南市人民医院应用光棒技术,有效提高了困难气道插管成功率。

  “比起教医生做手术、引进先进仪器,更重要的是培养山南本地医疗人才,让他们的医疗观念和技术一点一滴地提升。”为此,夏红灯和每位援藏队员都制订了详细的“师带徒”带教计划,清楚制定了每个阶段的任务、目标和考核标准。

  “质量是工作的核心。检验报告是提高医疗质量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作为副院长,夏红灯十分重视质量管理工作。平时,她鼓励科室里的中青年技术骨干赴内地进修学习或参加学术会议,推动更新各级医联体医院质量管理的观念、提升管理水平。

  即使回到了合肥,夏红灯还经常与山南的“徒弟”们谈心,指导科研和技术工作。“不光是我的‘学生’,只要当地科室的医生有问题,我都会尽力解答,山南医院就是我的第二个家。”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