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城一则“寻人启事”引热议!电器老板损失27万,一心寻找那个他……

2019年11月07日 07:04:56 | 来源:扬州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悬赏10万元,寻找此人,跑丢了,找不着,提供线索,定当面酬谢!”近日,微信朋友圈出现了一则“寻人启事”,重金寻找一名卢姓男子的下落。令人惊讶的是,寻人,并非寻找走失的亲友,而是寻找一名“骗子”。

  是何骗局令当事人发布“悬赏令”?如何行骗让当事人掉入陷阱?今天,记者进行了全面调查。

  事  件

  邻居上门谈合作,殊不知是在“画大饼”

  今天上午,记者来到了鸿福三村南门的一家电器店,店老板王先生正是发布这则“寻人启事”的当事人。谈及这名卢姓男子,王先生情绪激动,咬牙切齿。用他的话来说,做了8年生意,头一次遭“熟人霉”,令他一下损失了27万元。

  去年9月底,王先生一如往常地开门营业,一名青年男子走进店内,递上一张名片,提出与王先生合作的意向。“名片上写着:乐视华东区销售总监。他说,厂家最近有活动,可以以比平时优惠10个点的进价拿到货。”王先生回忆说,考虑到这名男子是“熟脸”,家就住在鸿福三村,且经常带孩子到他妻子的母婴店消费,于是便深入了解起对方的提议。

  “拿货的条件是必须刷信用卡,理由是厂家要保留流水记录。”当对方提出,一次性刷卡27万元提货时,王先生本能地开始警觉,“我们是小店,能力有限,你再去问问其他电器店吧”。

  本以为一次地回绝,这项合作就此告一段落,谁料,这名男子次日再次上门,提出了另一项合作。“他家车库里有很多厂家的赠品,让我帮忙出售,利润平分。”在男子的带领下,王先生前去查看了赠品,帐篷、拱门,厂家官方物料着实不少。当王先生答应帮忙出售时,男子玩起了“花招”,“他只给我7个充电宝,剩下的过一天送过来”。

  回到店里,男子旧事重提,而做事一向谨慎的王先生再次回绝,“我确实没有这个能力”。

  过  程

  抓住心理、点滴渗透,打消“店掌柜”顾虑

  常理来看,经过两次回绝,王先生不应该会上当受骗,为何最终还是被骗了27万元呢?王先生坦言,这名男子使出了一级“狠招”,最终击垮了他的防线。

  “带我去看厂家赠品,其实就是为了间接证明他是‘乐视’的员工,打消我对他身份的怀疑。”王先生说,当对方第三次提合作时,承诺可以写一张借条,待他拿到货后,再撕毁。“我知道的家电行情,他都知道,他的身份如果真是华东区总监,这批货到手,不出三天,就能销售出去,钱也就回来了。”此时的王先生内心开始摇动,当天下午就找来了几张信用卡支付了27万元的货款。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先生已经付款半个月,可迟迟未能收到货,他开始坐不住了。“我一天给他打好几个电话,起初还能接通,不过电话里,他以各种理由搪塞我,不是正在出差,就是会计不在家,更可笑的是,为了拖延时间,他还装病住进了医院。”王先生无奈地说,最后电话直接打不通了,当他上门寻找时,从邻居口中才得知,这名男子带上妻儿连夜搬了家。

  确定上当受骗后,王先生第一时间报警求助,并且通过查询才得知,这名男子提供的pos机也是“跳码pos机”,声称货款刷进了厂家账户,其实全部进了对方口袋。另外,该男子的身份也并非“乐视”职员。

  至今已经过去了一年多,每当回想起自己受骗,王先生总是唉声叹气。“这名男子很聪明,抓住了我们生意人的心理,点滴渗透,打消我的顾虑。”王先生说,他也是受到高利润驱使,冲昏了头,没想到吃了大亏。

  值得一提的是,当王先生将自己的受骗经历上传至网络,前来声讨的受骗者络绎不绝,如今他们已经建群,一方面期待能早日追回血汗钱,一方面也在提醒广大市民警惕此类骗局。

  提  醒

  骗局形式多样,切莫贪便宜吃大亏

  这名卢姓男子的行为是否触犯法律?江苏韵合律师事务所周雪梅律师表示,从王先生整个上当受骗的经历来看,可以初步判定,这名男子的行为已经涉嫌诈骗,按照江苏省诈骗罪最新量刑标准,该男子可能面临最高7年的刑期。

  周律师建议,王先生如今要做的就是尽量完整的保留证据,这对追回赃款有利。同时,面对如今社会上形式多样的骗局,周律师也提醒广大市民,千万不要贪小便宜,否则追悔莫及。

  法律普及 >>>

  江苏省诈骗罪最新量刑标准:

  (1)诈骗数额达6000元的,在三个月拘役至九个月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数额每增加1500元,增加一个月刑期确定基准刑;

    (2)诈骗数额达6万元的,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数额每增加6000元,增加一个月刑期确定基准刑。

    (来源:扬州发布 编辑:陈茜)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