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诗意栖居”

2019年11月04日 10:04:56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特约评论员/张小草

   2日下午,正在上海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杨浦滨江公共空间杨树浦水厂滨江段,沿滨江栈桥察看黄浦江两岸风貌。习近平指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努力扩大公共空间,让老百姓有休闲、健身、娱乐的地方,让城市成为老百姓宜业宜居的乐园。

  “城,所以盛民也。”东汉的许慎曾对城市与人之间的关系作出了这样的解释。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成效的好坏,归根到底是要看人民群众满意与否。当下,建设宜居城市、缔造出“诗意栖居”的美好家园,必须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穿于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全过程。

  绘好“一张蓝图”,提高城市建设的规划水平。著名建筑师贝聿铭说过,“对于一个城市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建筑,而是规划”。体现城市建设水平的,并不是投资巨大的造城运动与光鲜亮丽的闪烁霓虹,而是老百姓对“下雨不涝、下班不堵、环境不污”等的实际追求。因此,要提高城市规划的“含金量”,就要重视整体协调,适度超前规划。要赋予专家和公众更多的发言权和监督权,变“政府说了算”为政府、专家、百姓“共同说了算”。以更加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确保“城市蓝图”能够“一绘到底”。

  擦亮“一张名片”,提升城市发展的文化品质。文化不仅是一座城市独一无二的名片,更是城市的精髓和灵魂。它在展示城市历史风貌的同时,也凝聚着整个城市的品格和精神。而当下,有些地区为了追求“高大上”不惜破坏原有极具特色的城市风貌,造成了“千城一面”的现象。思及此,在大力推行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的现代化城市建设理念的大背景下,要处理好城市建设开发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解决好“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现实问题,让城市里承载着岁月变迁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成为群众的乡愁寄托。

  秉持“一种理念”,增强城市管理的人性温度。城市管理的目的,在于打造文明和谐、舒适宜人的城市居住环境。实现“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具体目标,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与重要体现,需要在交通、住房、教育、环境、基础设施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下足“绣花功夫”。要在充分调动市民参与城市发展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基础上,既注重宏观制度供给,又着眼于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既善于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实现智慧化管理,又要以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提高精细化服务水平,让城市管理充满为民服务的温度。

  “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留于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城市不是简单的人口集聚、建筑集合之地,而是承载着无数人对美好生活向往、对梦想不懈追求的现实空间。只有不断提高科学规划水平、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增强城市管理温度,才能真正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诗意栖居”。张小草)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