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守南海岛礁给环境做“体检”!他是首位登岛的江苏专家

2019年11月01日 15:53:36 |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刚刚过去的夏天,在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站高级工程师张伟近23年的从业经历中,注定难忘。今年5月,张伟主动请缨,前往祖国边陲南沙群岛,参与年初投运的南沙大气环境综合监测站监测工作。作为全国生态环境系统第一个登岛援助监测的外省(除海南省外)监测专家,张伟主要负责维护校准的空气监测设备,核查上报相关空气质量数据。岛礁既有风平浪静、蓝天白云,也有波涛汹涌、急风骤雨,“暴晒湿身”是常态。

△ 岛上监测站点一角

  在南沙岛礁做监测是啥体验?江苏专家主动请缨

  记者了解到,南沙大气环境综合监测站于2018年底建成,是国家十六个大气背景站之一,以监测国家或大区域范围的环境空气质量本底水平为目的,承担了南海地区的大气监测任务。今年5月,环保部下发通知征集前往南沙环境监测站工作志愿者,当得知这一消息后,张伟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参加。

  1997年大学毕业后,张伟在大气监测室工作近23个年头。通过长期的一线工作,他系统地掌握了环境监测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并能在工作中灵活应用,同时具备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解决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张伟有环境空气手工、自动监测、噪声、数据传输等一沓厚厚的上岗证,不折不扣成为科室里的“百事通”。

△ 岛上环境

  “当时没想那么多,我已工作了20多年,技术能力强,经验丰富,身体素质过硬,完全符合报名条件,而且这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于是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参加。” 由于这次任务艰巨,首先得身体素质过硬,才能适应岛上生活,其次,南沙是我国海疆边陲,交通不便,条件艰苦,张伟在积极主动说服家人后,便急切地盼望着早日出征,好把自己的本领施展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变身“多面手”!设备维修保养样样得精通

  今年6月中旬,经过4天4夜颠簸的海上行程,张伟到达南沙岛礁美济岛,开始为期两个多月的环境监测工作。海上的岛礁面积小、活动空间受限、生活单调等各种不便利,对运维人员在岛上的生活和工作,也带来极大考验。

△ 自行修理监测站门窗

  岛上环境变幻莫测,对监测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由于天气炎热,20多台大小不一、功能各异的监测仪器在太阳的炙烤下泛着亮光,由于楼顶铺设了防水材料,热量从地面反射到空中,人站在其中更是灼热难当。在采样、监测、维护工作中,张伟和同事们衣服“湿了干、干了湿”是常态。

  由于与外界沟通联系不便,最怕岛上仪器遇上故障。张伟还记得,一次凌晨,自己和往常一样起身巡查仪器是否正常运行,突然所有数据掉线。由于是夜间,没有办法寻求帮助,而整个子站只有张伟和另外两位同事。“大家都是技术人员,对于仪器故障都一头雾水,只能干着急。”这时,张伟凭借平时工作经验,冷静下来,从电脑系统到仪器线路一步步查找原因,经过4个小时的检查,终于发现是线路没连接好,导致数据断掉,最终张伟链接好线路并把所有线路检查一遍,才放心下来。

  △ 为岛上监测站 粉刷栏杆

  由于岛上长年处于高温、高盐、高湿状态,对设备的腐蚀相当严重,刚维护好的设备不到一个星期又被腐蚀,除锈上漆,再除锈再上漆,这样的工作基本上一星期必须进行一次,周而复始,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及维修任务十分繁重。“在岛上,所有的事情都必须我们自己干。”张伟说道。此外,为改善站点工作和生活条件,他还发挥动手能力强的优点,带领同事安装窗帘、热水器、维修空调、粉刷外墙、对护栏和采样支架进行防锈。

  蓝天白云与大汗淋漓更配!两个月瘦了15斤

  作为一个距离陆地1000多公里的岛屿,美济岛是一个有着碧海蓝天美景的地方。但由于岛上空间有限,缺水少菜,生活十分艰苦。出门就是火辣辣的阳光,强劲的紫外线下,大汗淋漓是日常工作“标配”。

  酷热暴晒的岛上生活,也在张伟的脸上也留下了痕迹。11月1日,现代快报记者见到张伟时,虽然已回到南京两个多月,但从他黝黑的皮肤、消瘦的脸颊上,依旧能看出当时的艰辛。“刚到那儿时有些水土不服,瘦了15斤。”

  “去之前同事还给了一瓶防晒霜,结果在那里汗水一直流,根本用不上。”回来后,同事们都热切关心张伟,张伟却觉得自己并没有那么出色,“和我一起值守的另一名同事,在去南沙前刚从西沙回来,仅仅休息了一个礼拜就和我们一起前往南沙,他都没觉得艰苦,我觉得我做得还太少。”

  两个多月的岛上经历,让张伟感悟很多,“环境监测的天地很广,我能来到祖国的南端,虽然时间短暂,工作普通,但能为国家环境监测事业尽一份小小的力,我感到很激动和自豪,如果有需要,我愿意随时出发。”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