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纳兰惊梦
(作者纳兰惊梦,资深自媒体人;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韩寒在《后会无期》里毒鸡汤式的戏谑,套用在如今影视剧与电视节目之上,大概便是“看过那么多演技综艺,依然等不到几部好剧好片”。
已经开播的《演员请就位》,即将开播的《演技派》《我就是演员》,三场“拼演技”的同类型节目使原本寂寥了些许时间的综艺市场陡然热闹起来。
说起演技综艺扎堆上马的动因,有人以为是流量艺人霸屏大小荧幕,“辣眼睛”的表演让“人神共愤”,须得演技名门正派以正视听;有人以为是中年女演员、类型演员接不到戏的困境,须有一方能够摇旗呐喊的舞台,为过往不得重视的好演员奔走疾呼。
有不少演员确实也成为了受益者:彭昱畅、蓝盈莹从原本的“小透明”开始被主流接受与认可,尤其是彭昱畅如今星途越来越顺遂;周一围、凌潇肃也凭借着扎实的专业能力,扭转了原本粘贴在他们身上的刻板印象。
通过几档综艺节目,或许能挖出几个沧海遗珠、捧出几个明日之星,但是,想要扭转整个影视工业的生态格局,绝不是几档节目能做到的。君不见,纵然演技综艺上线那么多,国际名导制作大腕汇集的那么多,前辈后人演员聚首的那么多,评委席间唇枪舌剑讨论研究的那么多,可糟心的国产影视剧还是这么多。
优秀的建筑是团队合作的结果,优秀的影视作品同样如此。就像李雪健曾经有条意味深长的广告“再好的戏,没有声音也出不来”,在整个影视工业链条之中,导演、剧本、制景、摄像、配音、服化道等等无不影响着最终的成品质量。试图将“演员演技”与“影视剧质量”划等号,显然属于耍流氓的行为。
退一步说,演员的演技也从来不是导演选角的唯一衡量标准。抛开“带资进组”这些赤裸裸的“明规则”不谈,单以目前已经播出的《演员请就位》为例,便能印证出演员在整个影视工业链条里的被动:即便是成熟老辣有着十七年戏龄的明道,即便是十七岁便摘得柏林电影节“最佳新人奖”桂冠的李滨,也有被新人演员挑落马下的苦涩。
所以,当演员的演技甚至都不能成为演技综艺里的唯一衡量时,你又怎能奢望几档节目就能真正搅动整个庞大体系呢?那些在演技综艺里“抛头露脸磨演技”的演员,当真只是在求一个演戏的机会啊。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