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扬州博物馆唯一保存完整的大花罩“身世渐明”

2019年10月24日 17:23:22 | 来源:扬州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这件花罩的诸多细节与照片中的花罩吻合,几乎可以确认这就是此前摆放在圣三一堂的那件。”扬州文史爱好者谢文逸近日有了新发现,他认为,扬州博物馆流光溢彩展厅内的一件落地大花罩,与一张圣三一堂老照片中的花罩有多处惊人的吻合。


欧内斯特1936年拍摄的圣三一堂老照片

  这张老照片是由美国传教士、美汉中学牧师欧内斯特·福斯特拍摄。当年,欧内斯特与夫人新婚后自美国返华,带来了便携式相机,拍摄了多张扬州当地的照片,此前,引发市民关注的1937年文昌阁、天宁寺牌楼的影像资料均出自他手,这些资料也成为研究民国时期扬州风貌的重要史料。

  翻译信件

  意外发现关于screen的故事

  正在南京大学读博的谢文逸介绍,最近他正在与扬州文史学者时文共同翻译欧内斯特写给国外友人的一封信。信中,欧内斯特向友人讲述了自己在离开美国前往中国期间发生的一些事情,其中一件事,是他在扬州拯救了一件雕工精美的木质“screen”,使之免于毁坏。

  欧内斯特在信中说道:“这件screen形成了宅子里的一道门,发现于一处正在平毁中的中式大宅。发现它的时候,它正暴露在风雨中等待买家。一天,我们在扬州碰巧发现了这件screen。经过数月的还价,我们才终于把它买到手。我们现在把它放在圣三一教堂里,它很好地装饰了我们的祭坛。”同时,从欧内斯特于1936年拍摄的一张圣三一堂的老照片中,可以看到有一件screen被安装在了祭坛前,虽然无法看清楚screen的雕刻纹饰,但是仍能从老照片中看到其上交错的排列图案与繁复的工艺。

  对于这件screen,欧内斯特是这样描述的,“这件屏风是一件艺术品,如果它在美国,很多博物馆一定会对它垂涎三尺。据说,它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并且我对此深信不疑。屏风上松、竹、梅交织缠绕,这种图案代表着中国人忠诚、信念和坚毅的品格。它是用一种稀有的硬木雕刻而成。”

  对照描述

  竟与扬博馆藏文物极为相似

  翻译到此,谢文逸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扬州博物馆有一件馆藏的落地大花罩,是不是就是欧内斯特所说的screen呢?“因为欧内斯特是美国人,所以他可能不太了解花罩在中国具体的名称,所以用了‘screen’这个比较笼统的词,但是根据他的描述以及老照片上的样式,应该就是说的花罩。”

  花罩,又名罩隔,是一种空灵而富有诗意的象征性装饰隔断,是明清时期传统居住建筑划分内部空间的重要艺术手段。用花罩分隔的空间隔而不断,使建筑空间层次丰富、虽隔犹通,装饰意味颇强。扬州传统花罩取材优良,多为双面透雕,造型多样,具体有飞罩、落地罩、圆光罩、八角罩等形式。花罩的装饰手法主要有镂雕、浮雕与棂条拼镶。其雕刻图案多取具有吉祥寓意的动植物,如灵芝如意、岁寒三友(松、梅、竹)、富贵满堂(牡丹、海棠)、梅兰竹菊、松鹤延年(松树、仙鹤)、福寿绵长(蝙蝠、寿桃及缠绕的枝蔓、卷草)等。

  扬州古典园林建筑中的花罩各有特色、各有精妙,如何园与归堂棂条拼镶冰裂纹飞罩,逸圃花厅透雕楠木飞罩,个园宜雨轩整雕落地罩,史公祠飨堂内的大型八宝灰梅花罩隔等。


扬州博物馆现藏的落地大花罩

  扬州博物馆馆藏的一件落地大花罩位于“流光溢彩”展厅内。“从建馆之初这件花罩就在了。”据扬州博物馆保管部主任庄志军介绍,“流光溢彩”展厅最早其实为雕刻厅,厅中陈列与扬州八刻相关的文物,这件落地大花罩便是作为扬州木雕工艺精品展示。后来,该厅改为瓷器展厅,但这件落地大花罩就一直摆放在此。只是,在展厅内鲜少有人注意到这件落地大花罩,一方面是其看起来是作为一个通道装饰而存在,另一方面,在较暗的灯光下,观众也鲜少注意到这件花罩上精美的雕刻图案。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件花罩采用的是双面透雕的方式,雕刻的图案便是岁寒三友(松、梅、竹)。竹节分明,松针层层相叠,梅花间或盛放,松树如鳞片一般的树皮刻画得十分精细,梅花树干遒劲有力,连树上的朽洞、疙瘩都刻画非常逼真。不仅如此,画面中还加入了太湖石的元素。松、梅、竹从花罩两侧底部一直盘结到顶部,再在顶部交汇相簇,层层叠叠。雕工精美,可算得上是扬州木雕的代表。

  老照片中,花罩两侧被木柱遮挡,但是露出来的部分与扬州博物馆这件落地大花罩极其吻合。

  如在花罩左侧顶部,有一节梅花树干伸出,呈现向下弯曲的姿势,形成凸起;向下的梅花枝干的形态极为相似,连竹叶、松针所在的位置也能一一对应;

  老照片底部明显可以看到两棵树有交错,这在扬州博物馆的这件花罩中也有体现;

  老照片花罩右侧顶部有一团松针紧簇,与现在所看到的花罩相吻合;右侧松针与竹节相连的部位,也都能够一一对应。

  “从现有的资料上看,这件花罩应该就是曾在圣三一堂的那件。”谢文逸推测。

  身世渐明

  是扬博唯一保存完整的大花罩    

  只是,虽然这件花罩与老照片中的很多节点都对得上,但仍有些细微处不是十分吻合,这也一度成为谢文逸的困惑。


修复痕迹

  “当时送到博物馆的时候可能有损坏,后来进行了修复,所以与老照片中的形制在细节处可能有点出入。”庄志军介绍,仔细观察的话,仍可以看到一些修复的痕迹,比如易断的竹叶,就有多处使用楠木进行了修补。据了解,这件落地大花罩为鸡翅木雕刻拼接而成,高约4米,也是扬州博物馆馆藏唯一完整的一件花罩。

  如果这真的是圣三一堂的那件,这件雕工精美的落地大花罩也终于能够拨开“身世”的迷雾。据推测,很有可能是在上世纪60-70年代,出于文物保护的考虑将其送至扬州博物馆的。

  “现在这件美轮美奂的物件被放置在前来礼拜的人都能欣赏到的地方,并且可能会有助于激发他们感知圣洁之美。”这是欧内斯特在信中的一句话,现在我们不妨引用成“现在这件美轮美奂的物件被放置在前来观展的人都能欣赏到的地方,并且可能会有助于激发他们感知扬州木雕的雕工精湛。”
      (来源:扬州发布)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