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江南】以水为魂 孕育"开放包容 勇立潮头"精神内核

2019年10月23日 19:05:12 |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导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挖掘江南文化的典型符号、精神标识、气质内涵,反映长三角区域共有的文化特质,从10月23日起,《江苏新时空》推出系列报道《家在江南》。

  今天先来领略"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的江南水文化。

  江苏台记者张贺:“有着‘水城’之称的泰州河网密布,现在我右手边的这条河叫做凤城河,在以前,它是一条运盐河。过往的运盐船只,要在这里交纳一定的盐税。现在,在我的左手边新建起了一座盐税博物馆,这个博物馆详细地记录了过去的盐税历史。”

  江苏盐税博物馆里陈列的数百件文物和图片资料,生动展现了泰州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因河而兴的盐业文化和城市发展。延续千年的"水文化"使泰州形成城水相依的独特城市韵味,如今的泰州,水域面积占21%,形成了长江湿地、亲水空间和滨江森林的大江风光带。

  泰州文史专家陆镇余:“因为我们的水比较多,所以我们形成一个水乡湿地水文化;第二景观多,特色比较多。”

  江南,水资源丰沛,水系发达,坐拥江河湖海的自然条件造就了江南独特的景观风情,滋润了特有的水文化。大运河、太湖、西湖……经过历史的积淀,成为一处处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周庄、同里、西塘、乌镇、朱家角,一个个水乡古镇彰显着江南"烟雨朦胧、小桥流水"的人文符号。水,不仅连绵不绝地带来了丰富的物质资源,人与水的长期交融,也逐渐形成江南"兼容并蓄、包容开放"的精神气质。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庄若江:“水是能包容一切的,它能够比较好地处理各种关系,然后比较敏锐地发现机遇,然后用最小的代价去发展,用最快的速度去获得成就。”

  江苏台记者张贺:“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浙江嘉兴的盐官观潮胜地公园,在我的左手边就是百里钱塘,大家能够看到,现在钱塘江的大潮正自东而西,以每小时25公里的速度向我们奔涌而来。站在这里,最大的感受不同于看照片和视频,这种声音的震撼感颇为壮观。”

  从与潮"斗争",到和潮"共生",孕育出江南"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革新精神。从浦东的开发开放到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从苏南模式的成功到温州模式的经验,都是江南人敢为人先的典型例证。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今天,"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江南文化内核,将成为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支撑与内在根因。 

  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徐兴无:“必须发现自己过去的江南,留给我们什么遗产、什么资源,我们也要去好好地研究,系统地梳理,给我们提供一些启发。将来新的江南,肯定是三省一市的一体化发展出来的新江南。”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张贺 李栋 杨国  供片/泰州台 刘颖  编辑/朱一普)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