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香港青年该有的样子!“护旗手”潘君宇:如果不站出来,首先过不了自己那一关

2019年10月23日 09:50:59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荔枝特报组报道

  今年6月以来,香港因反修例引起的游行示威以及暴力冲击事件不断。面对日益频繁的暴力示威活动,越来越多的香港青年人站了出来,勇敢说“不”。他们用一场场守护家园的行动,积极发声、抵制暴力。发起香港青年“守护国旗”行动、参与多场撑警察活动、组织十八区青年快闪清洁……近4个月来,80后香港青年潘君宇几乎每天都在奔走。他说,做这一切,只为守护香港这个最美的家园。“近几个月,真的挺累的,但如果不站出来,首先过不了自己那一关。”

  香港青年“守护国旗”行动背后:比起恐惧,国旗更重要

  8月3日,几名黑衣暴徒在香港尖沙咀天星码头旗杆位置,扯下五星红旗然后扔到海里去。这种行径,立刻引起了香港市民的强烈愤慨。当晚,爱国爱港青年自发行动起来,发起“守护国旗”行动。

  苏港青年交流促进会主席潘君宇,就是其中一位发起人。“当天晚上,我们就有人到现场把国旗重新升了上去。”潘君宇告诉记者,第二天早上8点45分,他和其他几位“守护国旗”行动的发起人,齐聚在尖沙咀天星码头的五星红旗下,宣读声明,对暴徒的行径表示强烈愤慨,呼吁社会各界放下成见,不要再参加各种违法活动,共同守护香港,守护“一国两制”。

  虽然是一大早,令潘君宇印象深刻的是,许多路过的市民和旅客也自发参与进来。“刚开始我们的护旗手只有七个人,最后上百位市民自发过来参与。我们一起行注目礼、唱国歌,真的很感动。因为那个时候,我们知道大部分人是支持我们的。”

  采访中,潘君宇告诉记者,很多人问过自己,害不害怕?危不危险?“我告诉他们,是很危险也会害怕,但我也要做。因为我觉得比起恐惧,国旗更重要。”他说,通过护旗活动,也要让大家看到,香港还有很多青年人是传递正能量,爱国爱港的。“将国旗重新升起,至少让他们知道,不只有暴徒们一种声音。我们有一大批爱国爱港人士,是在香港守护我们的国旗,守护我们的国家。”

  不仅是守护国旗,潘君宇和伙伴们还发起了青年快闪社区清洁行动、全民撑警日等活动,身体力行表明立场,抵制暴力。目前,快闪清洁行动几乎每天都在进行,覆盖香港十八个区,不同年龄段的市民自发前来参加。在该行动的脸书专页上,一周超20万人浏览。

苏港青年交流促进会主席  潘君宇

  香港的未来掌握在青年人手中  到内地创业是一个好选择

  在一些暴力示威活动中常常出现大学生身影。潘君宇认为,大学生容易受煽动,不仅是国民教育缺失的问题,很大程度还归结于他们不愿走出去多看看。“我觉得一些比较有想法的香港青年人,他可能对内地的印象刚开始有固有概念,但如果到那儿去生活看看,亲自体验、学习过,感受自然就会不同。”

  潘君宇说,自己15岁开始在国外读书,然后回到香港做金融,那个时候自己对祖国也不是很了解。“我们在香港从小没有一个很正确的历史课程书本,所以我们都不懂,但有想法的香港青年,也会跟我一样想自己去看一下。对内地的认识和了解,不能受西方传媒的影响,我们想用自己眼睛去看。”

  产生了这个想法后,潘君宇开始积极参加很多大小不同的内地论坛和考察团。“通过考察,我们发现内地的很多项目都很好,比如无锡、苏州等地的科技项目都很好,而且发展空间大。有些行业领域,香港技术虽然很好,但已没有发展的土壤和市场。”

  如今,潘君宇创立的一家智能制造公司即将落户大湾区。未来,他还考虑将新媒体公司落户在江苏。“每年我都要去很多次南京,那里是一个文化很深厚的城市。要做好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需要更多香港青年人去了解、学习这部分。”

  作为苏港青年交流促进会的主席,潘君宇鼓励像他一样的青年到内地去就业和创业,结合自己的兴趣,积极融入国家的发展中。“尤其是现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我觉得都是很好的时机。”他认为“香港的未来掌握在青年人手中,但青年人不能把眼光局限在香港,香港只是中国对外的一个窗口,融入国家发展,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才是他们正确的方向。香港青年要重视香港的建设、为香港的未来努力打拼,这才是我们最想见到的香港青年。”

  5年组织300多大学生到江苏实习  不少人回来后选择到内地就业

  为了让更多香港青年和学生到内地交流,由苏港青年交流促进会主办的苏港领袖实习计划已连续举办5届,吸引了超300在港大学生暑期到南京、苏州实习。前不久,2019苏港领袖实习计划在香港举办了结业活动。

  活动上,实习生们拿到了实习证明,并不舍地与苏港青年交流促进会的工作人员们合影留念。“像我们这次的学生,有的是在苏州实习,都会大赞苏州生活环境好,和他们之前想象的不一样。”苏港青年交流促进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钱祉荧告诉记者,其中不少人回来后说,有考虑去内地再深造或工作。“比如室内设计专业的同学,在实习中发现该专业有向北发展的大趋势,因而他们很有兴趣将来到内地就业。”据介绍,该计划是促进会与香港职业训练局一起合作,主要面向一些基层的学生,学生们主要来自职业训练局底下的院校,包括了香港公开大学、香港岭南大学等,主要是设计、传媒专业的学生。

苏港青年交流促进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钱祉荧

  值得一提的是,在实习期间的双休日,促进会还会组织同学们到当地的名胜古迹、科创园区参观。“比如,这次我们学生去了苏州的一个生物医药产业园,学生回来交流时告诉我,了解到很多关于生物医药汇集人才方面的政策,并表示这让自己以后去内地从事生物医药业,多了很多信心。”钱祉荧告诉记者,还有同学在南京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令她感动的是,大家参观完后都是收获满满。“他们说,参观后让自己感受到中国人只有团结,才能发挥最大的力量,不受外人欺侮。还有同学认为亲自了解、认识历史很有必要。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我想这对做媒体的学生来说,也是特别重要的。”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