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1.6元的捐款,让一个盐城小女孩的名字和北京亚运会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与亚运结缘,也对她的人生道路产生了很大影响。
10月15日上午,记者在建湖县建阳镇中心小学见到颜海霞时,她刚刚上完一节数学课,正带着孩子们做课间活动。她现在是学校政教处副主任,兼任一年级年级主任。通过她的讲述,一段多年前的记忆逐渐鲜活起来。
图为颜海霞在上课。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周晨阳 摄
1984年9月,亚奥理事会代表大会通过决议:1990年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在中国北京举行。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承办大型国际性综合体育赛事。当时我国国力不强,筹办亚运会面临很大资金压力。筹备期间,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张百发四处演讲,号召人们捐助亚运会。
建湖县建湖镇湖中小学五年级学生颜海霞,从《中国少年报》上读到了为亚运捐款的倡议。那时她经常参加各项捐赠活动,为大熊猫捐款、给老山前线战士寄红领巾等。一摸口袋,还有1.6元。那是奶奶给的两块压岁钱,买文具花了四角。回家后,她把1.6元夹在信纸里,用家里的信封和邮票寄给了北京的“张百发叔叔”。这是1987年3月2日。信寄走后,她对谁也没说,也没当回事。
北京亚组委给颜海霞的回信信封。
3月27日,颜海霞收到亚运会组委会集资部的回信,“你寄来的一元六角钱已经收到,钱虽不多,意义重大,代表你的爱国之心,使我们看到新中国青少年一代崇高的精神风貌。”
颜海霞没想到,她的这个随手之举,成为了汹涌爱国洪流中的第一道细流。之后,全国上下支持亚运的热潮高涨,“全国人民都是东道主”引起强烈共鸣,为亚运捐款也成为全国人民表达对亚运会支持的一种最直接的方式。从1987年到1990年,北京亚组委集资部收到全国捐款共计2.7亿元。
1990年2月27日,第十一届亚运会组委会决定,邀请为亚运会捐款第一人——江苏省建湖县中学生颜海霞出席亚运会开幕式。
由于颜海霞就读的原建湖镇湖中小学已撤并,她又升了初中,一时亚组委联系不上这个盐城小女孩了。北京亚运会前,人民日报等媒体发起了“寻人”活动。几经辗转,建湖县体委的工作人员从全县三个同名中学生中找到了捐款的颜海霞。
9月18日,颜海霞跟随江苏团抵达北京,住在京西宾馆。24日晚,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招待会,张百发特意把颜海霞等引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身边,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摸着颜海霞的头亲切地说:“感谢你给全国人民带了个好头!”
颜海霞在开幕式贵宾席就坐,观看了首场比赛,见证了中国举重运动员邢芬夺得首金的激动场景,还观看了其他几场亚运会比赛。
颜海霞保留的参观亚运会的证件
从北京回来,颜海霞已成当地名人。鉴于她的身体素质条件较好,她被破格招入了南京水上运动学校,练习轻量级四人赛艇。她们的艇组参加全国青年锦标赛,拿了第六名。因为伤病等原因,颜海霞回到盐城,考入盐城体校。1994年中专毕业,她选择回家乡建湖做了一名小学老师,后来通过自考、函授等,拿到了专科和本科文凭。
图为颜海霞在上课。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周晨阳 摄
短暂几年的运动集训,让颜海霞对体育运动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而当年的伤病,至今仍缠绕着她,她的腰间一直带着护腰。
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颜海霞两次重回舆论热点。颜海霞说,多年前的经历让她终身难忘。作为一名体育爱好者,这些年来她一直关注中国体育。她感触最深的,从当年北京亚运会号召全民募捐,到广州亚运会时已不主张民众捐款,背后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综合国力的极大提升。
颜海霞曾从事小学体育教育,对盐城体育的发展尤其关注。每每看到盐城籍选手获奖,她都自豪不已。
颜海霞和韦唯接受媒体采访。
近年来,盐城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不断涌现,陆续走上世界领奖台。据市体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06年、2012年我市击剑运动员骆晓娟先后获得世界锦标赛女子重剑团体冠军和第30届伦敦奥运会女子重剑团体冠军,成功地实现了我市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零”的突破;另外,飞碟运动员於秀敏、国际象棋运动员韦奕、田径运动员潘高琴、乒乓球运动员蒯曼等先后在国际国内重要赛事中夺冠;第18届雅加达亚运会上,中国队中出现了5名盐城籍运动员。
颜海霞和亚运会圣火点燃者藏族女孩达娃央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