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农业”跑出发展“加速度” 江苏岔河巧用“大米”智慧

2019年10月16日 14:30:55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丰收节前夕,江苏岔河的田间地头逐渐忙碌起来,15万亩连片农田中,成熟的稻子正待收割,一派丰产丰收的壮观景象。

  两年前,“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进入大众视线。作为苏北农村发展的一个缩影,岔河,这个素有“淮扬粮仓、鱼米之乡”美称的小镇,正在以“慢农业”的故事,打造出一个极具苏北水乡特色的“田园综合体”,跑出了发展的“加速度”。

  “绿水青山”与“绿色大米”

  “水到渠成”背后的坚持与收获

  岔河广泛种植于白马湖畔的水稻与江淮地区常见的二、三季水稻不同,它们的生长期显得有些漫长,一年只产一季。每天凌晨四点,岔河镇的农民们便开始了一天的田间劳作,弯腰弓背,一步一寸地认真打理土地。

  辛苦了一年终于等来丰收时节,东陈村种植大户胡登春掩不住笑意,几日之后,他种出的水稻就将被打上“绿色大米”的标识,销往全国各地。

  在岔河,这样的绿色认证非常普遍。2016年,岔河启动“味稻岔河”农业特色镇建设,走上转型发展之路。早在“绿色大米”还未深入人心的几年前,包括胡登春、陈洪兵等大户在内,种植的7000多亩地就全部通过了认证。“我们这里天然环境好,再加上我们使用的是由江苏省农科院及南京农业大学指定肥料,很好达到国家标准。”胡登春说。

  深深得益于洪泽湖这片“绿水青山”,岔河远离工业区,作为全球稀缺的原生态环境区之一,空气质量甚至要优于国际生态公园。岔河的土壤环境也非常优越,在白马湖清淤工程的影响下,从未被污染的苏北黑土土壤肥活,有机营养腐殖土层厚度约为40cm,有机质含量高达3%-3.6%,高于普通种植土地300%以上。同时,这里的水质富含钙铁锌硒等营养成分,更是为大米的灌溉提供了保障。在“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理念之下,2018年8月,岔河成为淮安市唯一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乡镇的地方。较长生长周期与绿色种植带来的饱满口感,也使得岔河地区稻米的名声在江南一带愈发响亮。

  “米界LV”初体验

  人才领衔农业再升级之路

  2019年是岔河转型发展的第四个年头,镇上的种植结构悄然发生了变化:经镇上研究决定,新上有机稻米核心基地和鸭稻共生、虾稻共生稻米基地。

  有机大米又被誉为大米届LV,虽然成本不菲,但价格比一般的大米要高出5倍至十倍作为种植大户,胡登春当仁不让率先开始了改种。今年,他决定从自己的地中辟出了2000亩,尝试有机稻的种植。

  虽然初次种植,大米尚未通过有机认证,但胡登春并没有胆怯和忐忑,反而看上去颇为信心满满,“我们的技术都由政府部门和公司提供,我们按照统一的标准来生产。”

  以健全的管理体系和配套的技术支持,通过原生态耕种,纯手工流程,标准化管理,全程质量控制,保证大米栽种过程按照有机和无公害的操作规范,“农场+公司”正是农户们普遍采用的种植模式,农场负责保证产品的质量,公司负责保证技术与销路。

  “富脑袋”才能“富口袋”,模式成功推广的背后,是岔河农业人才的充盈。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底,岔河全镇吸纳种养殖专家180余人,农民技术职称持有者106人,农民“绿色证书”持有者680人。也正是这些乡土人才,承担起全镇一半以上的大米产销任务。

  选择今年全部改种鸭稻共生米的东陈村村民于万民算了一笔账:把鸭子养在还没抽穗的稻田里,鸭子在帮稻田除草除虫的同时,自身也能吃到最天然有机的饲料。此外,一只鸭子的生长期为三个月,从投放雏鸭到稻田开始抽穗的时间也恰好是三个月,这三个月间,鸭子的身价从8块钱飞升至80块钱,整个稻田养鸭的过程可谓一举双得。再算上有机米的收入,今年145亩地预计收入可达20万元,比去年整整多出8万元。

  打造温情“慢”文化

  岔河乡镇品牌今秋上市

  驶入岔河的路上,可以看到许多成片的“网红草”——粉黛乱子草。秋风乍起时,粉色风暴成浪状滚滚而来,如烟如纱,璨比云霞,装点着岔河人的发展“梦”。

  经过多年精心布局,岔河形成了传统村落“最美渔村”王骆殿岛、丰产河农旅度假区、岔河老街等“打卡地”,化身村民日常好去处的同时也吸引着外来游客前来体验游玩。

  9月28日,首届洪泽·岔河稻米文化节在岔河镇拉开帷幕,周边城镇的村民纷纷前来“一探究竟”。“通过溯源大米产地,深度挖掘鱼米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大米的种植过程,爱上岔河。”洪泽岔河镇镇长赵华标在文化节上,热切地向每位来宾推广介绍自己的“第二故乡”。

  对于无法来此进行深入了解的网民,岔河同样花了一番“小心思”:江苏广电集团联合推出大米新品牌“荔粒香”岔河大米通过全媒体平台,一天天跟踪、记录它生长、加工、包装和运输,见证着稻米从洒向土地的种子到消费者餐桌的全过程。

  在一切都快餐化的年代,岔河把“慢”发挥到了极致。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在“奔小康”的路上,岔河希望能够凭借这种“慢而精”的产品,推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农业品牌,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产业模式,让更多农民“富起来”。

  初心不变,探索不止。着力推进新型稻米生产经营服务体系建设,稻米产业园区建设,培育现代稻米加工龙头企业,全力开展优质稻米品牌创建与营销岔河为未来勾勒了一幅发展蓝图。在赵华标的设想中,还有许多更深层次的谋划,比如,尝试打造米酒、米面膜等衍生产品,全面实现产业富民,产业强镇。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节期间,红色文化主题活动、“爱在国庆·情满重阳”主题活动、王骆殿垂钓体验活动、向日葵景区露营篝火晚会、夺宝联盟系列活动等多项村民活动如火如荼......“四方四镇”、“两湖联动”让岔河的这个秋天格外热闹红火活跃在田野间的智慧,也正在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深沉的力量、最扎实的根基、最坚实的底色

  记者/何可一、朱墨白)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