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一线指挥官”:五分钟“走遍包邮区”,看吴江如何拥抱机遇、勇担使命!

2019年10月08日 15:11:37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水乡古镇文化、蚕桑丝绸文化、江村富民文化……拥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等众多美誉的吴江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不仅如此,吴江还是江苏民营经济的领头羊,被列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面对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吴江将如何勇担使命、再接再厉?听听吴江“一线指挥官”王庆华怎么说。

  吴江沿太湖岸线一共有47公里,其中东太湖一段是30公里。过去这里基本是鱼塘、池塘或是杂草丛生的滩涂,2008年经过国务院批准,我们开始对整个东太湖进行治理,花了将近十年时间,退垦还湖。同时,还对整个太湖岸线重新进行规划、梳理和休整,大量进行绿化等养护,才有了今天碧波荡漾的“苏州湾”和活力满满的太湖新城。

  如今,太湖新城已经成为吴江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除了生态环境改善,在周边产业的转型升级上,我们还以苏州湾科技城作为重点打造的亮点,集聚了一批科技型高端制造产业园,并专门制定了苏州湾人才计划,集聚了许多高端人才。

  另一方面,我们以CBD综合体的定位来打造太湖新城,这里的基础设施日新月异,功能配套上已经基本趋前,现代服务业不断发展。随着这个区域的开发,居住人口越来越多,一些商业的城市综合体不断发展起来。同时,我们也专门打造了一个苏州湾金融小镇,成为金融服务业基金投资方面的集聚区域。

  生态优美、交通便捷、产业升级、人才集聚、医院学校资源完备、公共秩序安全有序……吴江正紧紧围绕这几个方面来打造“创新湖区”、建设“乐居之城”。“江南何处好,乐居在吴江”,让老百姓真正安居乐业,提升他们的幸福感获得感,是吴江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 

 

  80多年前,费孝通先生来到吴江的江村进行调研,后来写下《江村经济》。费老提出,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就必须要发展农业企业。这一句80年前的预言,后来就为我们整个吴江乃至整个苏州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江村即开弦弓村,可以说是我们吴江区民营经济的一个文化符号。民营经济是吴江这么多年来发展的一个鲜明底色,从草根工业逐步发展到苏南乡镇企业模式,在上个世纪90年代又进行了新一轮的改制,乡镇企业走上完全民营化,彻底释放了改革的活力和动力。

  现在苏州有一句话:“外向型经济看昆山,民营经济看吴江”。我们现在民营企业有7万多家,注册资本4000多亿,这一点在江苏所有的县市级当中是排在第一位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我们有五个,而且我们吴江的民营企业不光在吴江发展,有的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吴江的民营经济有一个名片叫“两根丝”。首先传统的是一根有形的丝,就是丝绸,真丝。中国30%的真丝出自吴江震泽,2/3的化纤丝绸出自盛泽,2014APEC会议时,总书记和各国领导人穿的中装宋锦,也是吴江生产的。

  另外一个是新的“丝”就是通信上的电缆光缆。今年上半年年初的时候,我们国家三大运营商在全国范围招标通信电缆光缆,我们吴江三家企业中标占了36%,也就是说1/3以上的电缆光缆是在我们吴江生产的。实际上这一根丝也只是吴江在智能制造工业方面一个缩影。吴江的智能工厂车间,在江苏是最多的。现在的工厂人很少,基本全部智能化,产能提高30%-50%,人工成本只有50%左右。

  吴江区汾湖高新区区位特殊,邻接上海青浦和浙江嘉善,“五分钟走遍江浙沪”就是对这里最真实的写照。这里现在有3000多家企业,集聚了高端装备制造、半导体产业,还有国际服务外包等,产业基础比较完备。

  作为长三角生态绿色发展示范区的一个重要板块,吴江在江苏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当中是前沿阵地和“排头兵”。利用好特殊的区位,汾湖高新区在三地互动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成立了联合“河湖长制”共同巡河、护河;加大了交通的互联互通,今年的三地开通了公交;还加强了同上海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沟通。

  今年1月份娄勤俭书记来吴江考察的时候,除了要求我们保护好生态环境,还要求我们抓住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机遇。在未来,我们将充分发挥现有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优势,争取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取得更大的突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体现我们吴江的担当,做出我们吴江的贡献。

  江苏广电总台记者/马驭、严园园、练微、耿昊东、沈颖、吕飞燕、姜奇卉、孙昕、王硕、钱一鸣、李烨婧、郭彧 设计/秦宏图)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